这般年纪的老人家,反而像孩童一般,百无顾忌,性情十足。
史如意看老太君光临,赶忙迎上去,笑眼弯弯,说:“老太君要用什麽,遣底下人来吩咐一句便是了,何苦自个儿亲自前来?”
老太君拄着拐杖,步伐稳健,旁边婢女小声回道:“我们家老太君说了,‘拿回去热过三轮五轮,味道天差地别,哪够吃这刚出锅的香?’这不,刚打完叶子牌就来了!”
史如意抿唇轻笑,亲自扶了老太君上楼,又折回后厨,嘱咐香菱炖虫草乌鸡羹时炖得更烂些,要能入口即化方是好。
二楼两间屋,一个充了史如意的卧室,另一个辟作雅间,临江赏月,美景当空,美食当前,位子抢手得很。
到底史如意私心,这雅间总爱预给女客更多些。
未见外头吃酒行令,寻花问柳的多是郎君?娘子们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多是默然隐没于家中,上侍公婆,下抚子女,操劳家事,一年到头总不得空闲。
幸得大庆风气开放,又有长公主为榜样,女郎虽自矜身份,但也从不惧在外抛头露面。
身为圣上亲妹,长公主声势极大,上街骑马冶游,赏花听戏,府里养的俊俏面首不知凡几。
坊间传言,长公主宠着面首,几乎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甚至向圣上举荐,把人送去朝堂为官。
每有朝臣劝谏,长公主便跑去圣上跟前哭闹一番,圣上心疼妹妹,多事之人莫不被训斥贬官。加之又得摄政王和太后默许,渐渐也无人敢再提“驸马”、“男宠”一事了。
甚至还有不少读书人,久官不成,便想以此为捷径,甘愿投入长公主门下。
昔年,史如意在女子学堂,跟着梅师傅念书。
梅师傅因长公主诏令才得以出宫讲学,言谈之间,对长公主很是敬重,曾道:“在宫中遇过长公主几次,飞凤凌云,气度雍容,不似我等闺阁之辈;又得太后亲传,心智谋略,还超出寻常男儿之上。若非公主为女身……”
梅师傅摇摇头,涉及宫中隐秘,不作细讲,史如意却听懂了她言外之意——若非公主为女身,当初皇位归属犹未可知。
史如意追问圣上如何,梅师傅沉吟几下,只道:“圣上亲仁宽厚,亦是位难得一见的君主。”
史如意闻言,“扑哧”一下,不由得笑出了声,心道师傅果然是读书人,褒贬都暗藏话中,婉转曲折,不露痕迹,唯有前后对比,才能瞧出一两分偏心来。
开张一旬,史如意倒是遇上不少从前的熟人。
譬如詹事府家的刘公子,便携了小厮上门来,贺道:“小娘子酒楼新开,柳兄远在扬州,特地捎书一封,托我带几个兄弟过来热闹一番,也给酒楼增几分人气。”
刘竟遥目光在酒楼中打转一圈,失笑说:“不过如今看来,倒是柳兄多虑了,酒楼热闹,连下脚之地都是难有的。”
第89章 柿子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