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说了,做两道大菜,两道主菜,一道羹。余下几道小食,温妈妈看着拿主意便好……只大少爷回来,老爷高兴,两个人难免是要吃酒的,二少爷指不定也陪着吃一些,温妈妈,别忘了再备几碟下酒菜。”
温妈妈笑着应下,道:“晓得了,多谢嬷嬷提点。”
史如意看李嬷嬷要走,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赶过来,嘴角的梨涡笑得甜,道:“嬷嬷!别急着走,早晨我们自个儿做了几个牛肉丸子,还在锅头温着呐。嬷嬷嘴巴利害,帮尝尝看味道如何?”
李嬷嬷笑道:“哎哟,如意做的吃食,那味道定然是好的……不过,还是别忙活了,娘子还打发我去外头买几斤蜜饯呢,过年府里来客人,要提前备下才行。”
嘴上是这么说,李嬷嬷到底没舍得挪步。
有时云老爷去外头应酬,她跟着太太曾氏用膳,也用大厨房送来的吃食。史如意有时做了什么时兴菜式,除了送到二少爷院子里,也会给太太屋里、千姨娘屋里送一份。
李嬷嬷年纪大了,舌头不灵,喜欢咸油酱香的口味,吃那些清淡的,嘴里总尝不出味来,什麽猪耳朵、酱牛肉、鳢鱼脯,都是常使唤底下丫头去买的。
但史如意上回做的三黄油鸡,据说是不加调味,白煮而成。
选那脚黄、皮黄、嘴黄的鸡,民间俗称“三黄鸡”的,鸡去毛入锅,加冷水淹过一半鸡身,倒入葱姜、料酒,大火煮沸,翻过一面,再转文火焖煮一刻钟,这般焖出来鸡肉极嫩,骨中骨髓仍鲜红。
趁热斩了块,摆在白瓷碟中呈上来,肉色洁白、皮带黄油,肥嫩鲜美,还散发着葱油的香味。
葱段打花镶边,用熬熟的“虾子酱油”同鸡一起上桌蘸食,佐以姜蓉、蒜泥等,最大限度保持了鸡肉的原汁原味,皮爽肉滑,食之别有风味。
太太曾氏初尝这三黄油鸡,觉着十分惊喜,连连伸了几筷箸。李嬷嬷自是不能和自家娘子抢的,她留了个心眼,回头特地跑去大厨房问史如意这三黄油鸡的做法。
“嬷嬷爱吃三黄油鸡,正好呢!我看嬷嬷平常总用得太咸,对身子不好,除了三黄油鸡,我再给嬷嬷说说几样其他吃食的做法……不难学,嬷嬷在屋头吩咐丫环做了吃就是了。”
问人家讨吃食做法,本是不应该的,这是人家厨娘安身立业的本事。
李嬷嬷厚着脸皮过去,也有几分仗着自个得娘子看重,倚老卖老的意思,她开口了,府中哪个敢轻易拒绝她?
只史如意笑脸相对,没有半分不得已的意思,反倒主动想了吃食法子,细细说给李嬷嬷听。话音柔和又诚恳,听上去是真在为她自个儿身子考虑,连李嬷嬷自个儿孙女兰芝平日里都没这般贴心。
想到这,李嬷嬷不由得提点她们两句,笑道:“温妈妈,我看呐,这大菜不如就做如意上次做的那三黄油鸡罢。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大少爷不爱吃,他还就爱吃那天上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