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黄巾余党缺粮很久了,刘辟居然片刻都不想耽搁,直接要求,现在就去寿春。
其实这刘辟与龚都正在为粮草犯愁呢,本来就打算去寿春一趟,准备依附于袁术,没想到,袁术主动派使者过来了,真是天意如此。
秦谊来时两个人,回去时三千多人,用了五日时间终于又回到了寿春,可谓是诸事顺利。
袁术的皇宫中,秦谊和刘辟并列站在下面。
“陛下,臣不辱使命,成功说服黄巾渠帅,此人乃是汝南黄巾大渠帅刘辟,应邀前来拜见陛下!”
刘辟一听,立马拱手粗着嗓子拜道:“俺是黄巾大渠帅刘辟,拜见大仲氏皇帝陛下!”
袁术一看刘辟,抽了抽嘴角,心道:这是黄巾大渠帅吗?不会是哪个乞丐假扮的吧?
于是将信将疑道:“你真是黄巾大渠帅刘辟?”
“嗯?”刘辟一听,这啥意思?俺哪不像大渠帅了?
随即刘辟看了看秦谊,意思这什么情况,你给证明一下啊!
秦谊哭笑不得,立马禀道:“陛下,此人确实是汝南境内的黄巾大渠帅刘辟,此次他还带来了三千黄巾士卒,就在城外二十里处,驻扎在淮水岸边。”
袁术闻言,信了一半,对下面的张勋道:“张将军,速去城外打探一下。”
“诺!”张勋立马退出大殿。
片刻后,张勋回来禀道:“陛下,城外确实驻扎着三千人马。”
袁术一听点了点头,“那个刘辟啊,过几日就是正旦了,朕准备群臣共欢聚会,不妨你先留下,过完正旦再回去,如何?”
刘辟闻言一愣,本以为来了直接运粮草回去的,还要在这里待几日,心中有点不乐意,但回去又没粮草。
于是只得回道:“谢皇帝陛下,可是俺那城外的兄弟们咋办?”
袁术一听哈哈大笑道:“刘辟啊,你就放心好了,跟着朕,不会饿着他们的,朕立马传令,送些吃的喝的穿的过去。”
刘辟一听心中大喜,有吃有喝有穿,谁还愿去当贼匪啊!
忙恭恭敬敬的抱拳弯腰拜道:“俺刘辟谢过陛下!”
五日眨眼即过。
199年,正旦。
寿春城里各家各户都挂上了灯笼,都为了庆祝正旦。
皇宫大殿里摆满百位席位,仲氏大小官员都笑盈盈的落座,就连庐江郡太守刘勋也赶来了。
坐席上一半都是袁氏的门人,坐在最靠前的乃是国丈冯芳,太师杨弘分坐于下首两侧首位。
而秦谊则被安排到了靠后的席位,在他后面就是王楷和刘辟,当然今日的刘辟打扮的不错。
在秦谊的帮助下,给他换上了锦衣,修理了毛发,那黄巾也被拿掉了,这一下子再也看不出来他是个黄巾贼了。
鼓乐响起,小黄门立马喊道:“陛下,冯皇后驾到!”那声音拖得很长,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片刻后,袁术在前,冯皇后在后,坐上主位。
秦谊老远一见这冯皇后,看起来跟二十岁一样,按理说现在应该得三十多了吧,他有点想不明白,这古代女人的皮肤是怎么保养的啊!
“诸位爱卿,今日乃正旦,朕聚集众位爱卿,共庆正旦,来大家举杯。”
杨弘第一个站起举杯拍马屁道:“谢陛下,大仲氏万年!”
后面一众文武都齐喊道:“大仲氏万年!”
秦谊听的好刺耳,喊得也好膈应人。
还万年,就还半年的寿命了!
这刚喊完,太子袁耀才匆匆赶来,忙对着袁术冯芳女拜道:“儿臣拜见父皇和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