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钱,连忙说好,他嫁来这段日子,家里对他很好,他也该为这个家出一份力,替家里赚些钱回来。
之前在娘家时偷偷买山楂糕把钱留下,是因为所有人都疼爱裴珍宝,就算把钱给了家里,他们也会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花在裴珍宝身上,他心里不平衡。
可现在却是心甘情愿的:“好,我抽空多做一些。”
……
沈寒江这几天带着几个弟弟去村里将皇粮收上来,裴停也做了好几大块的山楂糕了,他还细心的帮帮忙切好,让沈寒江卖着方便一些。
这次去县城,沈寒江带了沈二弟,还有好友李庆收,以及家里的长工沈二。
沈二年岁跟沈寒江他爹差不多大,他们兄弟几个都管沈二叫沈二伯。
除了他们四个之外,一同去的还有沈麦根以及他家的几个兄弟。
族里也除了几个年轻小伙,一同护送。
沈麦根在族中威望大,已经超过了沈寒江这个族长,送皇粮的这种大事,他跟着,大家也更放心。
送皇粮的过程比沈寒江想象中的要顺利,送完了粮食,他们顺便去将裴停的山楂糕卖了,他这糕只要放在闹市,一打开就有人围上来,没一会就被小孩买光了。
裴停这次做得多,做了五大块,切成小块一文钱一块,一共买了一百四十三文钱。
卖山楂糕的时候他观察了一下,这条街的小贩但凡是卖吃的喝的生意都不错,旁边卖绢花、耳环镯子、扇子什么的就不行,半天一单没卖出去。
他这边卖完山楂糕,又去找卖粮食的沈二弟和二伯,他俩已经将带来的小麦卖出去了,还剩下一些高粱,正跟人商量价格呢。
沈寒江过去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原主他爹还在的时候,每年都会把高粱送来县城的一家小酒厂里,可是今年的价格却压得很低,沈二弟有些不服,觉得对方欺负他年纪轻,故意压低价格。
酒厂老板:“今年高粱收成好,太多了,卖不上价格,你去别处还不如我这的价格呢。”
沈二弟不服气:“你那酒越卖越贵,怎么收高粱的价格却越来越低了?”
酒厂老板牛气哄哄的说:“酒卖的贵是因为我手艺好,你们有本事自己酿酒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