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之战可谓惨烈异常!公孙瓒率领着十万精锐的幽州兵马气势汹汹而来,但在攻打涅县时却遭遇了顽强抵抗,经过数日激战,损兵折将达三万之众,然而最终仍未能成功攻克这座坚城。
无奈之下,公孙瓒只得与异族军队分兵撤退至京陵和中都两地据守城池。
就在昨日清晨,公孙瓒决定孤注一掷,对敌军发起总攻。
大战一天一夜,但这一战更是让他元气大伤,原本七万雄师如今已不足五万,战况之惨不忍睹令人唏嘘不已。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大将田豫挺身而出负责断后,以一已之力阻挡敌军追兵,但其至今生死未卜,着实让人揪心。
与此同时,羌族兵马见势不妙早已悄然脱离战场,保存实力;而那鲜卑铁骑则因公孙瓒事先未曾告知退兵之事,一直奋战于战场中心,直至公孙瓒所率的幽州兵马全部撤离,他们才如梦初醒。此役过后,鲜卑七万大军也仅剩下区区三万,伤亡过半。
最为糟糕的是,公孙瓒麾下大将田豫在历经数场恶战后力竭不支,最终竟被敌将文丑生擒活捉。
至此,西线战事基本上可以宣告以公孙瓒一方的惨败而告终。
公孙瓒甚至不敢踏入中都城半步,就连近在咫尺的京陵城也无暇顾及,而是慌不择路地径直朝着祁县方向狂奔而去,唯恐身后有袁军骑兵穷追不舍。
而另一边,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之上,太原郡的阳邑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然而,在这座城池以西五十余里之处,却弥漫着一股紧张而神秘的氛围。
“将军,属下实在不解,为何我们不选择在祁县设下埋伏呢?”一名身着重甲的副将满脸疑惑地向站在前方、身材魁梧的将军发问。这位将军正是威名远扬的典韦,他听闻副将的问题后,露出了一抹憨厚的笑容道:
“哈哈,此乃我与高韩将军深思熟虑之后的决策啊!”
典韦继续朗声道:“若于祁县设伏,成功之几率着实不高。试想一下,倘若公孙瓒兵败,那么他行至祁县时必然会倍加谨慎。再者说,阳邑城虽非公孙瓒所属之地,但城中亦屯驻有重兵,且如今可算作公孙瓒之盟友。故而在此设伏,胜算要大得多!”
袁谭:典韦长脑子了?
典韦:我读书了!
副将听后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但心中仍隐隐担忧。
毕竟此番行动风险颇高,万一公孙瓒虽然战败但仍保留有七八万兵马,以他们区区一万兵力与之抗衡,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届时这一万将士怕是都要命丧黄泉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到了京陵之战结束后的第三天。
公孙瓒率领残部匆匆离开了祁县,一路马不停蹄地向阳邑城进发。他打算经由此地前往晋阳,而后奔赴雁门郡,最终踏上归返幽州之路。
“主公,此处地势险要,切不可掉以轻心呐!”一旁的谋士关靖神色凝重地出言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