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的饭局
最后三个人约了一家地道川味火锅店。张佳鸣到的时候看到顾雨和馀思洋坐着聊天,看到顾雨的眼睛因为笑得很开心眯成了一条缝,张佳鸣走过去到顾雨身边坐下。
“让你们久等了。”张佳鸣把包放到旁边的空位。
“没有没有,我们也才到不久。”顾雨一边说一边递了一份菜单给她,“你们都能吃辣吧?”
张佳鸣立马说了“可以”,过了一两秒听见对面的人重复了这句话。张佳鸣听见以后下意识皱眉,然后看着馀思洋,感受到对方视线的馀思洋瞥了一下她,对视两秒,接着若无其事把视线转回了菜单上。
在张佳鸣的印象里,馀思洋的胃是不太好的,高三的时候经常胃疼,所以时常要备着一瓶胃药。
“那点麻辣锅,中辣,一份红糖糍粑,一份麻辣牛肉,毛肚,鸭肠,鸭血,油条,海带,小白菜。嗯……然后你们看看再点点什么。”顾雨在菜单上划好自己想好的东西又递给对面的馀思洋。
菜单到了张佳鸣手里的时候,比顾雨刚刚说的多了个腐竹和肥牛。
张佳鸣看着菜单中的最后一栏——饮品,在椰奶那栏填了个“1”。
张佳鸣从小就爱吃辣,出国读书的时候还因为没有辣椒吃难受过一阵,后面在超市买了一瓶老干妈,虽然没有家乡的味道,但也能凑合了。但出于对馀思洋的了解,还是来一瓶解一下辣吧。
张佳鸣点完后又开始纠结:万一人家不喝怎么办?也许胃已经养好了呢?又或者她自己带了胃药呢?
最终张佳鸣告诉自己:她不喝我喝,顾雨肯定也要喝。
服务员把锅端上来的时候把椰汁放到桌上。
“诶,点了椰奶啊,我都忘咱吃的辣锅了。来来来,一人一杯。”顾雨说话的功夫就倒了一杯并递给对面的馀思洋。
“谢谢顾小姐。”
“叫我小雨就好啦,不用这么生疏。”
“好……小雨。”
锅底端上来的时候是还没有加水煮的,服务员拿了一个大壶过来,把里面的茶倒进锅里。
“我们店的锅底是用茶水煮的,这是我们店的特色。”服务员在一旁介绍,“现在鸭血放进去待会儿锅开了直接就可以吃。”
三人异口同声地对服务员说了“谢谢”。
张佳鸣觉得现在这个气氛很尴尬,她和馀思洋这么多年没联系,又是对方前任,而且到现在两人也没说过一句话。
两个人虽然面对面坐着,但都刻意地避开和对方对视。
“诶,你们都是鹿城人吗?”顾雨尝试打开话题。
这次馀思洋先回答:“对,我是鹿城本地人,在狮城读完以后就回来了。”
“噢噢,我是来鹿城读书,然后就在这边找工作准备定居这儿了。来这几年发现这里小吃是真多。佳鸣你呢?”
“我也是在鹿城长大的,感觉鹿城吧就是吃的很多,我小时候可爱吃什么烤苕皮,串串了。”
“我之前都还不太能吃辣,到这边以后感觉吃辣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顾雨看到锅开了后把肥牛和牛肉往锅里下。
馀思洋见状也站起来帮忙:“来,我把土豆下了,土豆要煮得有点久。”
顾雨“啊”了一声说:“对对对,把土豆下了,土豆煮得很软的时候捞起来,再盛几勺汤,放点辣椒进去最好吃了。”
张佳鸣在旁边给大家盛饭。
这一顿饭吃得张佳鸣只有一个想法:早知道说没空了。
不过感觉顾雨很好相处,她话多但是不会让人觉得烦,不会让人冷场,可以让场子热起来。
倒是馀思洋话很少,大多数时候都在低头吃饭,聊天的时候她会看着你,以表示她虽然不说话但是在听。
短短一顿饭张佳鸣了解到顾雨现在的工作是在一家私企做会计。
“诶,你们不知道我上大学前以为做会计很赚钱,一心去报会计专业,找工作了才发现会计工资又少,岗位又少,还经常加班,年度总结的时候加班的总是我们。”顾雨夹起一块牛肉放进油碟蘸了蘸送进嘴里。
紧接着又问:“不过方便问一下你俩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老师,每天要面对一堆学生。”馀思洋说的时候视线投向张佳鸣。
张佳鸣被看得有些心虚,稳住心神说道:“我就是个搞设计的,天天熬夜赶稿,发量堪忧啊!”
自从科技进步,电子産品的普及,大家上学时期几乎都会熬夜,进入社会开啓996以后更是辛苦,掉发已经成为年轻人担忧的问题。所以顾雨就迅速捕捉到了这个词。
“别说了,我感觉我都要秃了,每次洗头感觉已经掉很多了,谁知道吹头发的时候还要掉。”说着,顾雨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其实我感觉你俩都还好,不秃啦。”说完馀思洋还打量了一下对面坐着的顾雨和张佳鸣。
“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诶,你是老师的话是教什么的啊?”
听到顾雨这么问馀思洋,张佳鸣下意识地看向她。
只看见馀思洋从碗里夹了一片土豆,咬了一口然后说:“初中语文。”
得到答案后张佳鸣默默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感觉现在压力好大,房价涨工资不见涨,不知道多少年才能买上房了。”顾雨吐槽鹿城房价。
现在大学生一抓一大把,僧多粥少,工资低,房价高,工资配不上房价,是大多数人对鹿城的评价。
每个月背负房贷的张佳鸣深有感触:“我买房的时候还是找爸妈借了钱的,现在攒钱还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