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见过父亲!”
到达西陵后,陆晏带着大汉国书面见了吴西陵都督陆抗。~如`蚊~网~ _庚^薪+蕞\筷¨
在正式的外交会面之后,陆晏才以儿子的身份重新跟陆抗行礼。
陆抗笑着把陆晏扶起来,再次打量后,才对陆晏说道:
“我儿此行辛苦了!”
陆抗所说的辛苦,不止是陆晏从汉水而来的辛苦。
而是这些年在蜀汉的辛苦。
当初为了让陆晏能够安心待在成都。
陆抗把这个长子从族中去名。
虽说事出有因,但在这个看中出身的门第的时代。
这一举动仍然给陆晏的名声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幸得汉帝看重,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的这一片苦心。
只是看着儿子眼里的丝丝疲惫,陆抗心中难免升起一丝愧疚。
陆晏闻言却摇了摇头说道:
“父亲在吴国才是真辛苦!”
这些年吴国的江河日下,陆晏虽然没有亲身经历 ,但还是有所了解的。
倚重他的孙皓死于非命,新君却是孙休之子。
若不是当年孙休也看重父亲,且陆氏在江东颇有名望。
父亲的下场已经是可以预料的。
后来江东士族瓜分朝堂,几乎没有给陆家留下多少好处。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陆家已经在被慢慢的排挤出朝堂。
既要防备着朝中的暗箭,又要挡着对面魏国的明枪。
父亲的压力之大,同样令陆晏感到心疼。
听到儿子的话,陆抗欣慰的拍了拍陆晏的肩膀。
却把这次话题转移到了此次联合军演上。
“此次军演,恐怕不止是军演这么简单吧!”
“那汉帝是个有野心的,为父可不信他只是为了练水师之兵。”
自己的儿子什么能耐,当老子的比谁都清楚。
尽得自己真传的陆晏训练出来的水师,可不是只有一个空架子。
之前汉魏魏兴之战,陆晏硬是凭借着劣势兵力拦住魏国水师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陆晏闻言刚要开口,却被陆抗抬手拦住:
“你我虽是父子,如今却各为其主。”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要想好。”
陆晏点了点头:
“父亲安心,此次出来。”
“我家陛下早有密旨,除了不准泄露机密。”
“余者皆不用瞒着父亲!”
陆抗闻言心中泛起一丝担忧。
他和刘谌打的交道不多,拢共也就那么两三次。
那两三次里除了一次花钱买俘虏的公平买卖外。?完¨夲!鰰¨占/ !追/最¨辛`蟑/踕.
其余都用阴谋让自己吃了不大不小的亏。
原因也很简单,经历了成都之乱的蜀汉,实力已经弱到几乎不堪一击的地步。
而这次联合军演这么大的事,刘谌却表现的如此光明磊落。
可见蜀汉国力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已经有了足够长足的发展。
同样也能 看出来,在刘谌的心中,吴国这个盟友已经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也说明蜀汉已经过了那个借力的阶段,开始进入用势的阶段。
这对于吴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吴国之所以能够存续,除了长江天险之外,就是仗着蜀汉弱小,需要联合同样弱小的大吴对抗魏国。
现在人家已经不把吴国放在眼里,吴国的未来将会如何?
“此次和吴国联合军演, 除了要给底下的水师将士们一个真正练兵的机会外。”
“主要还是想打探一下魏国水师的实力。”
“朝廷已经夺取陇西三郡。”
“长安司马攸自顾不暇,一时间不能西顾。”
“大汉已在陇西站稳脚跟。”
“听闻陛下已经在对凉州用兵。”
“隔断了凉州和长安的联系后,短则半年,长则一年。”
“凉州必然归于大汉之手。”
“等到夺回凉州后,朝廷便会训练出一支骑兵,届时东进长安,必能一战而克!”
“对付完司马攸,自然就要对付洛阳。”
“但是洛阳除了有函谷关等关隘可以把守外,还有整个中原作为大后方供给粮草。”
“所以肯定不能和长安一样的打法!”
“多半是要两路并进的。”
“两路并进,自然就少不了水师出力,我想这才是我家陛下这次军演的真实目的。”
陆抗闻言点了点头:
“汉帝心思之大,非常人所能及。”
“当初进攻魏兴的时候,我就感觉他有些想法。”
“那司马氏皆是目光短浅之辈,竟无一人能够看出魏兴之重要。”
“轻易就丢了这个汉中门户。”
“甚至还闹出了内讧的笑话。”
“可见司马氏家族气运已然被斩。”
陆抗感慨的说道。
当初谁能想到蜀汉皇帝都投降了,硬是被这个刘谌从死地里找出一丝生机,然后一步步走到今天。
难道说真是汉祚未绝,刘氏当再兴?
陆抗的心中升起一个荒唐的念头。
“联合军演一事,在三日后正式开始。”
“朝廷限制了汉军水师和大吴水师的演练范围。′2¨疤¢墈′书*王! +哽~薪!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这对于你家陛下的心思 并无影响。”
“因为魏国水师自魏兴一战后,余者多在襄阳。”
“至于广陵线,你不比我少知道多少。”
“但是我有句话要提前告知你。”
陆抗看着陆晏说道。
“请父亲赐教!”
陆晏道。
“此次军演,魏国水师必然会出动。”
“你绝不能让大汉水师趁机进攻魏国水师。”
“这会让吴国和魏国之间的关系变紧张。”
“而且 对你们也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打草惊蛇。”
听到陆抗的话,陆晏笑着说道:
“陛下的密旨中亦有此言,此次只为练兵而来,不许和魏国动手。”
既然刘谌也考虑到这一点,陆抗就放心了。
接下来只需要安心等待军演即可。
两人的心安了下来,可有人的心却安不了。
此人就是接替羊祜掌管对吴军事的王濬。
吴国在决定和大汉进行联合军演后,便第一时间派人将此事照会了王濬。
王濬立刻就嗅到了其中阴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