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在说话的众人闻言纷纷起身。
“明日五更造饭,天亮之时开始攻城。”
“务必一战定显亲!”
众人闻言纷纷抱拳:
“末将领命!”
话毕,姜维摆了摆手:
“散了吧,你们都下去好好准备!”
众人闻言一个个离开大帐。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姜维举起油灯小心的靠近挂在墙上的舆图。
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移到了扶风郡,五丈原。
那是丞相最后一次北望长安的地方。
从陛下的军事规划上来看,陛下的想法跟丞相虽有类似,但终归是不同的。
当初丞相虽然也有拿下凉州,以补足大汉缺骑兵这个短板的举动,但最终目标还是直取长安。
然后从长安以点及面,借着大汉尚未完全消散的影响力,夺取雍凉二州,然后俯瞰洛阳。
而陛下的打算却是截然相反,他是准备每一步都走的扎扎实实。
把所有占领的魏国的土地和人口,全都转化成大汉的土地和人口。
然后一点点的蚕食魏国。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如今的大汉在北方,已经可以说完全没有影响力。
若是不能采用稳扎稳打的做法,一旦战事失利,已经占领的土地多半会再次倒向魏国。
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略显焦躁的心情。
“丞相,请你再给陛下一些时间。”
“他一定会带着我们重临长安的!”
姜维看着五丈原那三个字,喃喃的说道。
与此同时,显亲城中。
高诞和杜白相对而坐,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显得十分凝重。
今天白天的进攻,姜维突如其来的一次增兵。
很明显就是一次试探,而姜维要试探的,就是城中还有多少后备力量。
这是一个阳谋,摆明了就是告诉城中守军。
要么立刻被攻破城池,要么赶紧把后备力量拉上来。
二人根本没有选择,只能把那支用来应对紧急情况的后备力量提前拉出来。
而这,也意味着显亲对于姜维来说,已经完全没有秘密可言。
“后方粮草已经延误多日。”
“若是所料不假,多半是被蜀军给截断了。”
“显亲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接下来怎么办?”
高诞满面愁容的说道。
虽说此时陇西郡已经乱成一锅粥。
坚守显亲的意义已经不大。
可是不到万不得已,高诞真的不想放弃显亲。
因为放弃显亲就意味着放弃陇西四郡。
最了不起能守下来一个广魏,可是只有一个广魏在,根本无法对蜀军建立有效的防线。
丢了陇西四郡,凉州自不必说,肯定也是守不住的。
蜀汉本就擅长步战,唯一的短板就是骑兵。
若是再有凉州军马把骑兵这个短板补上。
那蜀军最后的缺点也被完美解决。
大魏就再也没有优势可言了。
可若是固守显亲,留给自己的就是死路一条。
高诞觉得自己还没有到为国捐躯的地步,他还不想死。
听到高诞的话,杜白已经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其实不用高诞说,杜白就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胜算了。
底牌之所以叫底牌,就是因为可以让人捉摸不透。
现在底牌被姜维逼的不得不亮出来,显亲在姜维眼里已经是透明的了。
“既食君禄,便解君忧。”
“我等蒙秦王看中,被委以重任。”
,!
“若是就这么轻易丢了陇西四郡。”
“回去怕不好跟秦王交待。”
杜白开口说道。
高诞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但最终还是颓然一叹。
是啊,秦王征调长安附近所有的兵马交到自己的手上。
若是就这么退回去,怎么跟秦王交待!
“不过若是事不可为,那也不是你我二人的责任。”
“只能说蜀贼势大,非你我二人所能抗衡。”
“可退守广魏,让秦王再遣人前来退敌!”
杜白接着说道。
高诞和杜白都是世家子。
对于他们来说,打了败仗是不用担责任的。
只需要把担子一丢,自然会有人出来收拾局面。
唯一的后果就是名声会受损,连带着将来出仕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杜白这种有追求的世家子来说,轻易不会这么做。
但和自己的性命比起来,些许名声的折损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运气好后面派来的人再吃败仗,自己的名声甚至都不会折损。
而且也不能败的太难看,像司马楙那种丢了定军山就直接一路逃到幽州的做法。
简直是丢尽了世家子的脸。
“明玉所言极是,守还是要守的!”
既然话已经说明,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做多了。
定下基调之后,二人便开始准备明天的防守,那必然会是一场恶仗。
这一夜,很多人都紧张的没有睡觉。
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汉军营地里就传出来阵阵鼓声和号角声。
这鼓声和号角声对于汉军来说,是激励士气的法宝。
但是对于城上的魏军来说,却是催命符。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试探。
战争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白热化。
云梯毫无阻碍的越过早就已经被填平的鸿沟,朝着显亲城墙奔去。
城上魏军见状,立刻开始向城下射箭。
汉军士兵早有防备,盾牌把周身护的严严实实的同时,也替那些正在推着云梯前进的同袍挡住箭矢。
偶尔有流矢穿过缝隙射中正在推车的士兵,立刻就有人补上他的缺口。
没一会儿,云梯就顺利的搭上了城墙,也意味着最残酷的攻城战就要开始了。
汉军士兵顺着云梯朝城墙攀爬,身后的袍泽射箭掩护他们。
魏军士兵用弓箭进行反击,其余人手握长枪严阵以待。
从城上明显增多的守备力量来看,魏军也打算孤注一掷了。
当汉军进入长枪的攻击范围之后,魏军士兵毫不犹豫的把手中长枪捅出去。
伴随着一声惨叫响起,攻城战正式打响。
喜欢三国之季汉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