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之战的大获全胜,让整个地区的抗日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边的百姓们听闻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
对抗日联合部队更是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之情,
纷纷主动前来帮忙,或提供物资,或传递情报,或加入队伍,
大家都希望能为抗击日军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林致远、苏瑶、陈峰和李虎等人深知,此刻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必须趁热打铁,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战果,
进一步扩大抗日力量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让日军再也无法轻易踏足江城及周边地域。
于是,他们首先组织起了一支由战士和百姓共同参与的工作队,
负责清理江城城内日军残留的据点和设施,拆除那些象征着日军侵略统治的碉堡、岗楼等建筑,
同时收集战场上遗留的可用武器弹药以及其他物资,
将其妥善整理分配,用以补充联合部队的军备力量。
在清理过程中,战士们和百姓们齐心协力,一边劳作,一边诉说着这些年遭受日军压迫的痛苦经历,
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对侵略者的愤恨之火,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抗日的决心。
“这些小鬼子的据点,以前看着就恨得牙痒痒,现在终于能把它们都拆掉了,可真解气啊!”
一位老大爷一边用力地拆除着碉堡的砖石,一边激动地说道。
“是啊,大爷,以后咱们再也不会让他们在这里作威作福了,咱们得把江城守得牢牢的,让他们有来无回!”
一名年轻的战士附和着,手上的动作更快了几分。
与此同时,联合部队还加强了对江城内外的防御部署。
林致远亲自带着一些经验丰富的战士,沿着江城的城墙和周边的山脉、河流等天然屏障,重新规划了防御工事的建设,
挖掘战壕、设置暗堡、布置陷阱,将江城打造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
苏瑶则负责组织情报网络的完善与拓展,
她召集了城内那些曾经暗中为抗日力量传递消息的地下工作者,以及新加入的热心百姓,
对他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教给他们如何更隐蔽、更安全地收集和传递情报,如何识别日军特务的伪装等技能。
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张覆盖江城及周边区域的严密情报网逐渐形成,任何日军的风吹草动都能及时被联合部队掌握。
陈峰和李虎则把精力放在了部队的训练和扩充上。
他们深知,只有拥有一支强大且训练有素的队伍,才能在未来与日军的长期对抗中占据上风。
陈峰亲自指导战士们进行实战技能的训练,从射击、格斗到战术配合,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力求让战士们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李虎则忙着招募新兵,他走街串巷,向百姓们宣传抗日的意义和联合部队的使命,
鼓励那些有热血、有胆量的青壮年加入进来。
在他的动员下,不少年轻人纷纷响应,他们怀着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投身到抗日联合部队之中,
使得部队的人数日益增多,力量也越发雄厚。
然而,日军方面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江城就这样彻底脱离他们的掌控,成为抗日力量的稳固根据地。
山本四郎在逃脱后,狼狈地回到了日军在这一地区的大本营,向上级汇报了江城的惨败情况。
日军高层大为震怒,严厉斥责了山本四郎,并决定派遣更为精锐的部队,由一位名叫高桥健一的中将亲自率领,
前来重新夺回江城,同时对周边的抗日力量进行彻底的清剿。
高桥健一是日军中的一员悍将,作战经验丰富,手段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