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死对头竟然是孩子她爹! > 第 17 章

第 17 章

第 17 章

给安老太太做的衣服,定在两月后交货。时间还很充裕,沈希真将衣服的样式丶刺绣的纹样一一交代给绣娘,并吩咐她们针脚一定要细密些,不可粗制滥造。

这件事安顿好之后,闲下来,沈希真想起了另一件事。

之前安定山无意间问沈希真是不是凉州人。沈希真不知自己家乡在哪,当时没有作答。现在事后再想起这事,她觉得这话值得细想想。

这两日,她私下打听过这安大人的来历。安定山此人在前朝时,就因剿匪得力,屡获战功。朝廷败亡之后,他又参加了新军,跟着当今的大总统,当时的大将军,一路征战四方,建功无数。几年前,他曾在凉州一带打过一场恶战。那场战争持续了很久。

沈希真从来没注意过自己的口音问题。

一来她的口音本身不是很重。她在这里生活了这几年,口音跟着变化,已经越来越像当地人。只有个别咬字不太相同。若不是安大人那样敏感的人,一般人大概注意不到。

二则许是这里并没有和她口音相似的人,所以之前从未有人问过她。

直到安大人提起之后,沈希真才忽然意识到,她可以通过口音丶乡俗等痕迹,去寻找她的家乡。

之前豆包年幼,再加上她身无分文。她实在分身乏力,一心只想拉扯豆包长大,顾不得其他。

可现在她已经略有积蓄,而且豆包也渐渐懂事了。她不能一直耗在这里,得想办法回家。

以前闲时,沈希真也曾细想过自己的来历。她记得自己是自幼被娘卖了的。

那时候是灾年,一般人家自己都活不下去,哪有闲钱再买人。那买她的定是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买女孩儿,一般都是做丫鬟的。可沈希真看自己的手,细皮嫩肉的,不像是从小做粗活的。不做丫鬟,买她做什么?难道是做童养媳?

可她生豆包的时候,分明是头胎。既是童养媳,怎会等到二十二才头胎。这世上会有这么好心的人家,买来的童养媳,既不拿来使唤,又不用她生养?

沈希真不信。况且她记得当时娘用卖她的钱,换了两年多的粮。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般人家出不起。出得起的人家,不会买童养媳。他们看不上那寒窗陋舍里出来的女子。

定是做丫鬟的。至於手细嫩,也许是她不用做太粗的活。兴许是伺候家里老祖宗,或是小少爷的近侍。伺候小少爷不太可能,那时候她也不足十岁,哪懂得伺候人的规矩。

侍奉老祖宗倒是有可能。她自认自己还算机灵,说不定讨了家里老太太的欢心,将她留在了身边。这个可能性算是比较大的。

至於身孕,这个又有些想不明白了。她怎么会在二十二有了身孕呢。一般大户人家,放丫鬟出去,都要在二十五以后。

难不成是她讨老太太喜欢,所以得了恩典,提前放她出去了?这也太幸运了吧。

沈希真记得当时陶叔救下她时,她身上穿的衣裳,是绸缎做的。如果她嫁给了穷人家,那怎么买得起绸缎。可如果是嫁了富贵人家,谁会娶一个丫鬟当正房?

难不成,她给人当了妾?

不可能。

以她的性子,宁可终身不嫁,也不可能给人当妾的。这是什么年月,妾比畜生还不如。天底下哪个正房夫人眼里容得下妾的。做了妾,就成了人家砧板上的鱼肉。小时候做丫鬟是不得已,好容易长大了,她怎会去做妾。

可如果不是妾,好多事情就说不通了。

她是怎么流落至此的,又怎会一身血。如果她真是凉州人氏,嘉州离凉州千里之遥,她怀着身孕,为什么自己跑到这里来。她夫君怎么会让她大着肚子,到这么远的地方。

可如果她是妾,那就说的通了。正房夫人是有权变卖婢妾的。她脾气不好,说不定得罪了正房夫人。夫人看她不顺眼,将她打蒙了,交给人牙子发卖。发卖自然是越远越好。

她当时浑身是血,说不定就是她反抗人牙子时流的血。

再联系她的年纪。沈希真越想越觉得自己是妾的可能性,非常大。

可她怎么会愿意给人当妾呢?

难不成是遇上了挚爱,为爱委身做了妾?

不可能,她就算为钱杀人,也不可能为爱做妾。

难道是被强娶的,然后她自己跑了出来?

有可能。她跑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有身孕。然后只想着跑的越远越好,所以来到了这里。

想到这种种可能性,沈希真忽然有些犹豫了。

她还要寻找家乡吗?她还有家吗。

之前年轻,凭着一股劲儿只知道蛮干,觉得天塌下来自己也撑得住。可现在豆包一天大似一天,再加上这几年的磨砺,沈希真的心气已经没有那么强了。

曾经坚定不移的念头,也渐渐开始松动。她的那位夫君,真的是良人吗。怎么完全没有音信,怎么迟迟不来寻她。世道艰难,她忍不住往坏处想。

她有点没主意了。

沈希真叹了口气。这一路走来,她有多难,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真的不想豆包因为她,再受任何莫须有的苦。她要真是妾氏所出,以后不知道有多少闲言碎语等着她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