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
严相?
阮清歌顿时神色一凛。
不是她反应灵敏,而是严相倒台一事,前世她也印象深刻。
严相是三朝元老,更是先帝和如今天华帝两任皇帝的帝师,鼎盛之时,严家门生占据官场半壁江山,还有一位女儿嫁入天华帝后宫,听说也坐上了高位份的妃子。
而大约五年前,不知发生了什么,朝中大臣忽然对严家群起而攻诘,弹劾严家贪赃枉法的折子一道道上了天华帝的案头,天华帝龙颜大怒,严家顷刻倒台,全家人尽数流放西北,而严相本人因帝师之名免了流放之苦,在京城老宅郁郁而终。
而阮父便是严相势力被拔除丶朝中职位空虚之后才被天华帝看中,一步步升职任户部要职的。
如今担着丞相之职的谢相,在阮清歌的前世,大约三年后便会被天华帝因着明玢郡主的暴毙而一怒撤职下狱。
正是因为两任丞相都触及了天华帝的底线,才让天华帝起了废除丞相的想法。
剑宗首席弟子中的“千心剑”严墨剑,竟然是严相的子孙?
严相当年可是大泰朝文官的泰山北斗,与江湖武林怎会扯上瓜葛?
阮清歌秀眉微微颦了一下,心里暗地里吃惊:她原以为像自己这般拜入江湖门派的官场子弟应当是寥寥无几,可是这辈子嫁入平阳侯府之后,孟简林丶明玢郡主丶严师兄……
上辈子不知底细的人都将他们的江湖身份或是官场身份暴露了出来。
武林门派与朝廷派系的结合,比她从前以为的要紧密很多啊……
阮清歌这样思忖着,悄悄扫了一眼孟简林,只见孟简林正神色自如的喝着茶,毫无别色。
“严师兄来醴泉行宫,是为了寻那位严妃娘娘的线索?”
阮清歌记得严相倒台之后,严家的那位妃子就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后宫之中,所有知情的人都对比讳莫如深。
孟简林点点头:“嗯,皇帝流放严家的罪名,大半都是莫须有或是背黑锅,而严妃的死因,墨剑怀疑是知晓了什么内情,才被皇帝悄无声息的处理掉了。”
阮清歌又皱了皱眉,从孟简林说话中不经意间提现出来的立场,探出一个令人心惊的事实,忍不住开口问道:
“夫君似乎对严师兄信任多过对陛下?”
否则为何说话间都是站在严师兄那边?
可是平阳侯府不是最忠诚的保皇党吗?
老侯爷和老侯夫人知晓这件事吗?
孟简林刻意污化自己的名声,与他的立场有关吗?
一时间,阮清歌心里连续闪过了许多念头。
孟简林沈默了一下,放下茶杯,转过头来看着阮清歌,神色认真:“我与墨剑从前也不过是泛泛之交,只是如今的天华皇帝,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阮清歌怔住,下意识压低了声音:“夫君这是何意?”
孟简林神色凝重,同样压低了声音,隐晦的道:“严相还在时,锦衣卫不过是陛下的贴身护卫而已,没有如今这遍布朝野丶张口便可定罪的权势。”
锦衣卫?
阮清歌怔了一下。这与锦衣卫有何关系?
锦衣卫不是一只隶属於皇帝亲自指挥的特务吗……
咦?
阮清歌忽然想到了什么。
锦衣卫虽然是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可是在大部分的锦衣卫成员,在成为锦衣卫之前,都是锦绣门的弟子!
锦绣门?
阮清歌皱起了眉:这样说起来的话,按照孟简林的说法,锦绣门与朝廷结合得确实是越来越紧密了。
最初太祖皇帝打天下时,锦绣门仅仅是太祖皇帝手下的尖兵,其他诸方势力也都有武林门派支持,大家都是彼此彼此;
待天下统一,太祖皇帝发布了禁武令,禁止大泰朝平民百姓私下习武,便是大门大派招收弟子,也诸多限制。锦绣门便成了太祖皇帝用来监视丶推行禁武令的工具,这样锦绣门与朝廷的关系一直维持到了如今。
而从天华帝开始,确实是将锦衣卫变做了监控整个大泰朝的特务机构,让锦衣卫掌握了格外危险的权势……
孟简林的意思,莫不是说天华帝被锦绣门给说服了?让锦绣门更加深入的渗透进了朝廷?
阮清歌又皱了皱眉,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庞。
前世她并不曾涉入京城的权势中心去,很多东西不过是依靠后来的经历来反向推测罢了;如今身在平阳侯府,知晓得多了些,前世一些迷茫的疑点也有些揭开了面纱。
若果真是如同自己猜测的这样,那她阮清歌应该处在哪个位置丶做出什么决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