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飞花无意随流水
朝圼都近日的气氛,纵然不是关心时事的人也不会感受不出来,何况朝圼都外还不知觉地多了几万大军的驻扎。於是这几日的朝圼都,人人都处事多了几分谨慎,出门也都多了几分思虑,以往繁华富盛的一座帝都,倒是有了衰败之象。
“这街上人倒是慢慢少了。”九墨明显感受到如今这朝圼都街道的人比他们初来时要少太多了。
“这样的时候,自然是保命要紧。”苏景行说道。
“这几万大军摆在城外,倒的确是让人发愁。”九墨说道:“可是这兵马既然已经动了,为何傅玦还没有动作?”
“这几万大军并不算傅玦能够握在手上的。”苏景行挑了挑嘴角:“他如今是在等能够握在手上的兵马。”
“难道这些人不是站在傅珩一边的?”九墨倒是因为自家主子的话有几分奇怪了。
“盛朝内乱争权,怎么会不引起别国的关心呢?”苏景行说道。
“别国?”九墨眉梢微微地一沈,思索道:“这楚让是有心救出宁绎,便不是清国。三国如今不是也自顾不暇吗?”
“争权的是韩国,牵扯的是辛国,这越国好歹还有几分馀下的心思。”苏景行此刻倒是像站在最高处的执棋者,每一步都已经是运筹帷幄,尽在眼中一般。
“的确。”九墨想起自己上次所查到的事情,也明白过来:“易明蒙不应该会放过这个机会。”
说到此处,九墨倒似乎是心有所感一般道:“其实,若不是因为受困的长瑜姑娘,哪里还容得下他的撒野。”
苏景行淡淡地抿了抿唇:“既然来日方长,何必急於一时。”
“虽说来日方长,可是错过这个可以重创盛朝的机会,主子难道真的不觉得可惜?”九墨问道。
苏景行动了动眼:“她若是有半分损伤,我却是万万不等来日方长。”
九墨因为自家主子的话,倒是不由得为之微挑了挑嘴角。
话语之间,两人已经来到了目的地。比起以往威严之中带着几分温和的誉王府来说,如今因为时事之变,却是更多了几分肃严。
苏景行方走到门口,大门就自动打开,誉王府的管家看了看苏景行二人就一脸恭敬道:“可是苍亘王?”
“是。”苏景行淡淡答道。
“我家王爷早就我嘱咐迎接您了。”管家将门打开让苏景行进去,道:“他与众位大人在书房。”
苏景行点了点头,也并不多问地跟着管家一同到书房。
“这傅珩倒是极为怠慢您了。”九墨看着离开的管家,低声道:“先是让我们登门,如今又只让一个管家来相迎。”
苏景行却是微微地一挑唇:“何必追究。”
九墨微微地皱了皱眉,虽然跟在苏景行的身边有着不算短的日子,应当明白他的性子,可是却也正是这样的忠诚才让他难以忍受对苏景行有任何不足的相待。
只因为在他心中,傅珩不管是何人,都不足以和苏景行相比。
只不过,因为苏景行的云淡风轻,九墨还是选择了沈默下来。
门缓缓地推开,一屋子的流光溢彩霎时倾倒出来,若不是苏景行的冷与静足够凛冽,助他在这其中毫不逊色,恐怕也会因为这屋子中所存在的各具气韵的人所有几分退却之意。
“苍亘王。”然而,所以袭来的光芒之中,缓缓而来的傅珩却是收敛於一身,站在苏景行面前一笑:“恭候多时。”
苏景行也勾了勾嘴角,擡了擡手:“誉王爷。”
得到了回应,傅珩依旧含笑地扫了扫九墨,而后往旁边一移:“请。”
苏景行微一垂眼,再一擡起眼眸的时候,才慢慢环视了一遍屋子中的人。
有不少都不算陌生人,韩玉竹丶孟林都有过几面之缘,而许画涯与其他人则是耳闻数次,却到底没有真正见过面。
若说韩玉竹丶孟林以及尹远霁是书生之气,温文儒雅,那许画涯则更是洒脱的江湖男儿之气,而剩下的四人更多的则是驰骋沙场上的霸气与锐利。
“见过苍亘王。”几人见苏景行坐定,都一同道。
苏景行淡淡地扬了扬眉:“各位的名字,是如雷贯耳,今日有幸一聚,真乃幸事。”
“苍亘王言重了。”韩玉竹到底是与苏景行有过相交,开口道:“苍亘王的名声可是比我们大得多。”
“只不过苍亘王似乎不喜显露一般。”许画涯接过话道:“在下许画涯。”
苏景行挑了挑眉,他自然知道此话是许画涯有意而为。之前他的确是为了宁绎,而有意避开他们。而原因便是因为他一现身,所有的人都会将目光放在他的身上,他想和与她一起的安静便只会不覆存在。
所以,如今他们对他的出现诸多猜疑,倒也不是没有情由。
“我家主子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九墨因为苏景行的沈默,终於是忍不住开口道。
“九墨。”苏景行低声道。
“其实九墨大人说得也的确不错。”傅珩这才插入话,倒是极为适时地说:“苍亘王的确是高翔而鸣的人。”
苏景行看了看傅珩,知道他是有心化解其中的猜疑,也缓缓道:“我就算想要高翔於天空,却也终究先被一抹清风所眷留。”
此话一出,整个房间忽然就安静了下来,虽然没有人开口,可是不约而同想到的“一抹清风”却是必定相同。
傅珩也沈默了片刻,然后才缓缓开口道:“如今朝圼都人心惶惶,皇城内外也有所不安,恐怕想要再见一抹清风,必得驱散乌云。”
“的确,这盛朝的乌云厚重压城。”苏景行冷冷道:“的确是应该用几分心思来驱散了。”
“苍亘王的意思是?”傅珩一挑眉。
“听闻盛灏帝三日前驾临珩王府,而后肃王爷傅谌入宫,如今闭门在府中。”苏景行说道:“恐怕除了朝圼都外的几万大军以外,这皇城很快也会多了一层屏障。”
孟林因为苏景行的话,倒是不由得想起三年前在莫府之事。那一次是他得到宫中消息将宁绎带回府中,而后又是在极短的时间中召集到足够的人数来护卫莫府。如今盛灏帝前往珩王府的事情,本以为除了他们知晓以外,也算一桩秘闻,可是没想到他却如此轻易就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