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日后女帝亲自下旨封赵觅柔为征虏将军,萧恰似为前锋都督,又从汉南调了三万士兵到北地,让她们俩带着五千人去北地。
出发那天是立冬,风簌簌的吹在脸上,吹的人脸生疼。
萧恰似很早就从昭王府骑马出发了,方逸北执意要跟过去,然而边地不比京城,去那里是要过苦日子的。
赵觅柔早已经在昭王府门前等候,等着她出来了同她一起走。
王府大门打开,萧恰似从里面出来,她身后跟着的方逸北身上裹着厚厚的狐裘大氅,整个人被裹成了一个雪白的团子,差点看不出是谁。
赵觅柔一见到他这样子就忍不住大笑起来。
天还没亮,天色乌压压的垂着,方逸北将手上的糕点递给萧恰似,他不说什么,只是道:“你照顾好自己。”
萧恰似笑眯眯的点头,大着胆子在他脸上亲了一下,随后转身做贼似的上了马。
方逸北倚在门前笑意温和的看着她的背影,行至街头的时候,萧恰似回过头,冲他招了招手:“北北,你等我回来!”
通常说你等我回来的人,往往都不会回来。
方逸北的心沈了沈。
赵觅柔骑着马跟在她身后,咂砸道:“从没见过这么腻歪的人啊,不就是去个北地吗,有什么好舍不得的。”她未娶过夫郎,也不懂什么男女情|事,只觉得萧恰似与方逸北两人之间的事情看着十分的碍眼。
萧恰似不反驳,只是笑着点头,也不说话,仰起头看向城门的方向。
女帝已经等在那里了,一同等着他们的,还有一同去的几个副官及五千名将士。
萧恰似到底没同女帝说那折子是萧恰楼写的。
其实折子是谁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根本不能反驳。谁都不会傻到去说自己贪生怕死,不愿意去边关为国家的安宁一站。
她们骑着马儿靠近城门的时候才看清城楼边停着一辆马车,赵觅柔翻身下马,赵贤掀开帘子,从马车上下来了。
萧恰似默默移开视线,朝女帝行了个礼。
赵贤不知与赵觅柔说了些什么话,赵觅柔回来的时候整张脸都是黑的,显然心情十分的不好。
女帝在众人面前说了一番鼓励的话,顺带用各种好听的话将萧恰似与赵觅柔二人夸了一顿,直到朝阳初升,女帝才拍拍萧恰似的肩,笑着说:“走吧。”
萧恰似扫了一眼城楼边的将士,又想起於衡说的北地与大辽战争的起源,一时觉得颇为头疼。她郑重的朝女帝点了点头,抓紧缰绳上了马,朝赵觅柔使了个眼色。
赵觅柔清了清嗓子,扬声道:“出发!”
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往北地走,北地离京城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不眠不休两日两夜便能赶到,然而她们人多,赶起路来便要考虑到将士们的承受能力,是以,走了七日才到北地边陲。
且这一路上还凶险不断,从京城到北地,萧恰似就没睡过一日安生觉,往往都是睡到一半便有人来杀她了。
对此,赵觅柔也烦了,她睡在萧恰似隔壁,隔壁有刀剑相向的声音,她也睡不安生。
某日夜间,赵觅柔再次被兵刃相向的声音给吵醒,她睁开眼,窗外投进苍白月光,月光下,红缨长|枪箭头反射着月光。
这次赵小将军没再犹豫,衣衫不整的拿起长|枪连门都没敲就进了隔壁房间,走到门前的时候就听到乒乒乓乓的打斗声。赵觅柔眯了眯眼,任大片胸膛裸|露在外,挑起长枪就朝那黑衣人刺了过去。
黑暗中,一声闷哼声响起,萧恰似恨恨的声音传来:“赵觅柔!”
赵觅柔揉了揉眼,这才发现……她一不小心将长|枪投向了萧恰似。她别的没学多好,就是长|枪学的带劲儿,且使起枪来劲道特别大。
赵觅柔楞了楞,点忙拉上衣裳,在那黑衣人被萧恰似一剑刺死之前跑出了门。
……她刚刚似乎好像……刺了萧恰似一枪?
房间里面响起银枪落地的铿锵声,并伴随着一口血吐到地上,慢慢的,赵觅柔就闻到了一阵浓厚的血腥味儿。
完了。
她闯大祸了。
赵觅柔走进房间的时候,萧恰似正有气无力的撑着长|枪跪在地上,胸口处涌出鲜血,赵觅柔惊呼:”萧恰似,你怎么了?要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