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第二十二章
唐九文坐在门内沈思了良久,听见敲门声才回过神来。
沈月薇推开房门,便见唐九文坐在凳子上发呆,沈月薇走了过去,“道长说什么呢?”
唐九文擡头与她对视,眼中闪过一丝情意,并不避讳直言道:“道长说我回不去了,说我来这儿是身负使命。”
沈月薇松了下心弦,按耐住心中的喜意,开口安慰,“这事也强求不得,不是说既来之,则安之吗?倒不如珍惜眼前,以待后时。”
“道长说是使命是什么意思?”
唐九文也摇了摇头,“说后面便会知道。”
自从唐九文为她讲述了自己的来历,沈月薇就担心有一日他会突然回到他的世界,如今从无心道长口中得了保证,终於放下心中的忧思。
唐九文自是知道她心中顾虑,取笑道:“如今你也不用彻夜难眠的怕我突然消失了。”
沈月薇见他取笑自己,有些不高兴的背过身子,“我什么时候彻夜难眠啦?”
唐九文转过她的身子,点了点她嘟着的红唇,“翠音说你连着几晚都睡不好,好几次说梦话都是叫人不要走,不要走,这不是彻夜难眠的意思?”
翠音刚到唐府之时,白日十分粘着她,晚上又时常做噩梦,沈月薇瞧了心疼,便让她晚上与自己一起睡,谁知被她知道了自己晚上有心事,如今便告说了出来。
沈月薇有些恼羞成怒,这翠音怎么什么都往外面说。
唐九文含笑,“她也是担心你。”
唐九文的目光一直停在她红润的嘴唇上,见她还恼怒,便俯下身子,轻点了一下,抿唇笑道:“口是心非的小家夥。”
沈月薇羞涩不已,埋头在他胸前,过了一会才想起来,擡起头来,“刚有道长来说,我祖父与母亲的长明灯已经奉上了,让我们速回衙门,说是有人找我们。”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何人找我们呢?唐九文心中几番沈思,还是没有什么想法,摇了摇头,“叫上他们,我们回去吧。”
回去用的时间倒快,约一个时辰,众人便道了县城大门。
一行人到了衙门外,才发现今日有些不对劲,县衙街上竟然空无一人,平时叫卖的嘈杂竟然不覆存在,县衙外当差的衙役也不见了身影。
崔让沈声开口,“小公爷,唐大人,咱们四周现在都有高手把控,听着气息应是皇家大内的人。”
几人对视一眼,径直进了县衙大堂。
进了大堂也是一片寂静,见匾额之下立着一朱衣老人,两鬓斑白,肌肤细腻,锦绣衣袍上绣着祥云暗纹,背着双手正打量着大堂上的牌匾,听了动静缓缓转过身来。
“王公公,您怎会过来?”李启恩惊叫出声,沈月薇也诧异不已。
要知道这王公公乃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大总管,在宫内地位极高,仅次於皇上身边的刘公公,为何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荣县。
王公公笑着拱手道:“好些日子不见小公爷了,小公爷风采依旧啊。”
又看向唐九文两人,“这位便是唐县尉吧。”
又瞧了瞧立在唐九文身旁的沈月薇,并不惊讶,亲和的招呼着,“如今该是唤唐夫人了吧。”
沈月薇微微行礼,轻声唤道:“王公公。”
唐九文也是颔首回礼,沈月薇脸色不是很好,站在唐九文身后未有多言。
“您来荣县是找我吗?难道是太后娘娘出了什么事吗?”
王公公笑了笑,朗声对崔让几人道:“本公公与小公爷和唐大人有些话说,其他人就先退下吧。”
崔让看了看小公爷,得到首肯后几人掩好房门,恭敬地退下。
等大堂内只剩下三人之时,王公公才从唐九文身上收回打量的神色,气度不凡,不愧是是国公爷亲自推荐的人物。
“小公爷,宫里出事了,太后娘娘口谕,传荣县县尉唐九文入京。”
唐九文与李启恩对视一眼,李启恩顿感不妙,“京中究竟出了何事?是让九文一人进京吗?那我呢?”
王公公苦笑着开口,“小公爷,京城之事事关重大,老奴临走前国公爷特意交代了,让您守好荣县,当好一方父母官,至於唐大人,身负皇差,老奴会与他一同入京。”
又淡淡补充一句,“您可别为难老奴。”
唐九文紧皱着眉峰,疑惑开口,“王公公,太后娘娘怎会知道在下呢?”
太后娘娘身居内宫,为何会知道他这个不入流的远在千里之外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