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李县长还搞了一场微服私访,他自己骑着直行车去了趟徐泾的驾校。
一进门李大人就看到驾校灯火通明,四辆小轿车在教授学员,驾校内还设置有红绿灯。 另一边还有机器在轰隆隆的响,李大人也走过去看了,原来是在压煤饼。机器速度极快,一会时间就装满了一个专用的塑料筐。 李县长还给两位正在做煤饼的老师傅散了烟,谎称是来报名驾校的,和他们开始打听驾校的问题。 两位老师傅说驾校生意极好的,等着排队学车的还有很多很多,据说向老板又开始订购教练车。 在聊到煤炭,这是两位师傅的专业,他们侃侃而谈。 “现在公司一个月能出售煤炭煤球等3000多吨,估计向老板每月几万块轻轻松松!” 好! 李县长开心极了,也是他今天来最想要的结果。 假如向涛接手胶鞋厂,最初自然没啥利润,但向涛有煤炭公司还有驾校,两处的利润轻松就能托起胶鞋厂。 以向涛的聪明才智,胶鞋厂早晚会脱胎换骨焕发生机! 随后李县长又返回县城,去东门的小饮食店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边夜排档的生意也挺红火的! 店门口的上街沿上,足足排了有10张小桌子,人声鼎沸笑语喧哗,装啤酒的塑料箱子从对面一只堆到一人多高,炒菜的炉子烈焰蒸腾,香气扑鼻。 看了这一切,李县长越发觉得还是私营企业搞的红火,也越发坚定想要邀请向涛来接手胶鞋厂。 机会来了! 某天在县里书记那里密谈结束,李县长顺道邀请向书记到他的办公室坐坐,“我有好茶叶!” 好茶叶这句向书记直接过滤,知道一定有要紧事,他外松内紧思想集中。 好茶叶还真的有,是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开水一冲马上就有香气散发出来。 “果然好茶叶!”向志高脱口而出。 几句闲聊,李县长开始进入正题。 “老向你家可是后继有人啊,你侄子向涛很有经济头脑。” 被调查了,向书记就是一惊,随后又放松下来,自己侄子做生意,那都是合情合理的小生意,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都是不上台面的小生意。”向书记还少不得要点一句:“难得李县长关心。” 李县长倒也不推脱,直言这是本县新兴的企业家,是县里未来财税基础,他当然要关心一下。“好的让人欣喜,不好的也让人揪心呐!” 这是要开始进入正题了。 李县长随后又说起本县的老大难胶鞋厂。 此时向书记彻底明白过来,原来李县长是想让阿涛接手一副烂摊子的胶鞋厂。“既然是老大难自然问题多多,积弊纠葛,需要有能人出山整治。” “我看好你家向涛!” 向书记听了非常惊愕,他知道胶鞋厂是常年亏损企业,属于多少钱投进去都毫无效果的无底洞,那里愿意自家侄子深陷其中。 而且胶鞋厂积重难返,内部关系复杂,向涛一个小家伙单枪匹马恐怕难以应付层出不穷的刁难。 反对那是应该的,不过也要说出理由。理由就是向涛还很年轻,现在的生意属于小打小闹而已。 李县长说向书记太过谦虚了,向涛煤炭生意就做的挺好,日进斗金呐。 向书记:搞煤炭成功不过是特定的生意遇上特定的人。 “向涛还是个孩子,不适合参与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 俩人都是平级的同事关系,向书记并不在意自己多次反对。 李县长也不生气,他再夸向涛乃是本县不可多得的人才,富有经济头脑,恳请向书记问一问向涛的意思,成不成的无所谓。 “这也是在为县里分忧!” 这顶大帽子压下,向书记无话可说只能应承下来。 下班后向志高很难得的走了一趟东门外的老宅,刚巧向涛也在。向志高将侄子带到无人处,将事情的经过给向涛说了。 “没兴趣,很没兴趣的!”这件事根本就不在向涛的计划内,这让他如何接手。 向志高面无表情的走了,老妈李雪凑过来问:“你伯伯刚才跟你讲了啥?” 向涛又把事情重复一遍。 李雪勃然大怒,她大声指责李县长没安好心! 胶鞋厂就是个赔钱货,他为啥不把县城百货大厦县里招待所给我们承包,“这是欺骗我们小孩子是不是?” 向书记回到县府回复,李县长对这个结果并不失望。 胶鞋厂原本就是赔钱货,都出名了,毕竟是火坑嘛谁愿意往里跳。 此消息逐渐在本县官场传播,胶鞋厂的原厂长丁惟山听后颇为纳闷,县里怎么会想到让向涛这小家伙来接手? 其实丁惟山早就对胶鞋厂有所企图,他很想通过改制自己拿下胶鞋厂,所以他故意将胶鞋厂搞垮,好以最优惠最便宜的价格拿下。 不过他并不想早早暴露,而是希望县里按耐不住主动找自己,便宜点将胶鞋厂出售给自己。 向涛也开始暗地里调查胶鞋厂。 胶鞋厂位于县城北门外,通往嘉定的公路边上,厂房面积可是不小,人员不多100多人的样子,该厂还有零星生产,故而每月亏损不太大。 胶鞋属于日常用品,目前来看十年八年内还是有市场的,至少老百姓种田时是需要的。 至于常年亏损,向涛估计应该是厂里领导们管理不善的问题。比方说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坐办公室的比基层干活的还要多。 胶鞋厂原来领导班子听说向涛全家都不赞成收购胶鞋厂,这正中他们的下怀,厂长丁惟山赶紧写集体信给县里,愿意集体改制化公为私,李县长看了不屑一顾。 批文说原来就搞不好,难道区区换一块牌子生产经营就会脱胎换骨? 若如此,胶鞋厂原领导班子之前是否消极怠工敷衍了事? 写到此处李县长忽然想到,看胶鞋厂领导班子对改制如此热心,说不定还真的留了一手,就是要把胶鞋厂搞垮,好施行改制。 混蛋! 想到这,李县长越发不喜欢胶鞋厂原来的领导班子。 不过向涛不接受自己伸过去的橄榄枝,也让李县长伤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