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待修)
第三十六章
“没想到我们远哥玩的这么花?同一个班还搞什么替身文学……”
“他不是喜欢陈蕊吗?”
包厢里,霎时一片安静。
所有人你看我我看你,看看陆知远,又看看邹婵,完全没有想过,事情会是这种走向。
他们甚至都对这个女生没有什么印象。
直到有人忽然小声开口:“我记得,她好像叫邹婵,之前还以为是男孩子的那个。”
“怎么是她啊……”
“那陈蕊……?”
“我去……”
众人议论纷纷,时不时向邹婵投去异样的眼神。
邹婵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苍白,眼神飘忽。
本该是浪漫的开端。
可邹婵的脑海里却不合时宜地回想起了徐董浩的那番话。
像针刺一般,扎进了心里。
一遍又一遍。
周围凝聚过来的目光,霎时好似变成了中学时代,被嘲笑被排挤的那种目光,好似在说——
“这人是谁……”
“头发好短啊,身材干巴巴的,像男的一样……”
无数的声音在响,年少时的嘲笑。
交织着徐董浩的声音,一瞬间,卷席在一起,将邹婵拖入深渊,再也看不到其他人,感觉不到其他人,听不到其他人。
像是与周遭隔绝,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就像是弱小的动物,受伤后的应激反应。
忽然,邹婵倏地豁然起身,拿起背包,手指微微发颤,匆匆忙忙丢下一句:“抱歉,我先出去一下。”
随即,逃也似地打开门冲了出去。
留下众人呆在原地面面相觑。
邹婵慌不择路,一口气冲进了一个无人的电梯里。
她的脑海里不断浮现,那犹如凝聚了恶意般的目光。
唤醒了邹婵埋藏在深处的记忆。
她原以为自己早已释怀了,早已长大了。
可是年少时脆弱的心,不曾释怀。
午夜梦回,邹婵仍然时常觉得自己被困在了那所中学。
不是地理上的,空间上的,而仅仅是她记忆里十年前的那所中学。
小时候,妈妈常说,爸爸只是太忙了。
尽管小县城里周遭的街坊邻居丶亲朋好友都曾开玩笑似的说,你爸爸在外头肯定是有别人了,不要你哩!
每每总能逗得她哇哇大哭。
可没想到,却一语成谶。
邹婵从小并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邹文清和邹立新是包办婚姻,两个人没领证,先办了酒宴,邹文清怀孕不久后,邹立新就去了外地上大学。
期间,邹立新也偶尔有回来过。
后来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也曾回来看望过一两次,再后来,就只有吃穿用度的钱,以及一沓厚厚的放在信封里的钱。
周遭的街坊邻居都说,你爸爸发达了!等着以后接你和你妈回城里享福呢!
县城里的母女两,过的并不好。
时常被欺负,邹婵被隔壁的男孩儿用砖头砸了头,邹文清上前理论,也只有被欺负哭的份儿。
因此,小时候邹婵最大的期盼,就是等着父亲的回来,替她和妈妈报仇。
然而,邹婵等啊等,却迟迟没有等到那一天。
她以为可能只是很忙,又或者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很多身不由己,以为自己只是和县城里其他的留守儿童一样,爸爸在外地打工,只是她的爸爸更忙一些,因此过年都回不来,又或者他的爸爸在更远的地方。
不曾想,其实就在不远的a市里。
后来邹婵上了初中。
邹立新和家中的联系越来越少,寄回来的东西,也从一个月一次,变成了一年半年一次,甚至到后来,几乎断绝了联系。
那个时候的邹婵,几乎已经不抱希望了。
也逐渐窥探到了成年人的世界,对父亲有了种种悲观的猜测。
可再微弱的希望也是希望。
希望,是这个世界上再好不过的东西,也能是潘多拉魔盒里的毒药。
有一天,大姨从a市回来,忽然神秘兮兮将邹婵的母亲拉到一边讲话。
随后,又过了一个月,一个美艳的夫人来到了家中,考察了一番家中的情况,和邹婵的成绩。
然后,就用一种邹婵至今难忘的眼神,看了她一眼,像是透过她看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似的,随后问:“你今年多大了?”
邹婵说:“十五了。”
下一秒,美艳的夫人,就像是要哭了一般。
捂着嘴到一旁吐了起来。
原本平静的面具被撕碎,裸露出原本苍白脆弱的模样。
一边呕吐,一边蹲在垃圾桶旁边呐呐道:“居然只差一岁……一岁……”
像是在哭,又像是在笑,犹如疯子一般,彼时的邹婵被吓得不轻,并没有听懂这句话的含义。
随后不久,邹婵就和母亲一起搬家,在大姨一家的帮忙下,搬到了a市市区的城中村里。
那时候的邹婵还问邹文清:“妈妈,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然而,邹文清却用一种非常低沈的语气说:“咱们去找爸爸。”
彼时的邹婵没有瞧出妈妈的不同,她沈浸在要见父亲的喜悦里,却忘了注意留意母亲日渐消瘦苍白如纸的面容。
直到,邹文清第一次带着邹婵上门索要生活费时,见到另一个身着公主裙,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以及那个美艳夫人时,邹婵才好像感觉到有些惊慌,没看明白前,先感觉到了一片冰凉。
她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父亲和另外的人住在一起,好像还有别的女儿;也没办法理解,为什么她和母亲去父亲家里变得像是在做客。
过往十五年酝酿的期待,一夜之间,碾碎成渣,随后才后知后觉,那一岁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