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剑仙的现代生活 > 第380章 御直由来

第380章 御直由来

“灵部子弟,十之八九都出自这些门阀世家。”

“久而久之,灵部看似朝廷臂膀,实际上早就成了世家爪牙。”

“太平盛世年间,朝廷还能震慑各方,灵部自然是朝廷的灵部,尚能指挥一二,可一旦国势衰微,那些利益受到冲击,平日蛰伏隐世的世家大族就然会趁机作乱,而依附于他们的灵部,也将从护国柱石沦为世家鹰犬,由守护苍生变为荼毒百姓。”

“屡屡不绝,往复循环。”

“也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个,太祖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废除灵部。”

“废除灵部?”澹明有些讶异:“这是打算掀桌子啊。”

“比起后面的举措,这还算温和的。”莫等闲笑了笑,又正色道:“太祖当时也是没办法,如果重建御直使,那自己还在的时候勉强能镇压,可百年之后呢,一旦国弱,又将是一个轮回,见惯了乱世的太祖实在不想再回到这个圈子。”

“但一时又无万全之策,只得先堵住这个口子,从长计议。”

“不过有趣的是,这个提议一出,最先反对的不是朝廷那些百官。”莫等闲的目光又回到了另外两道青衣白袍的塑像上:“反倒是两位剑仙。”

“哦?”澹明双手抱胸,来了兴致:“这是为什么?”

“太白剑仙认为即便废掉灵部,从根子上也并没有解决灵者乱世的问题,反倒天下修行者没有了去处,为了各种利益最终还是会依附于世家大族,说不定乱世还会提前到来。”

“而没有了灵部制约监督,天下修行者行事自可随心所欲,未必是好事。”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不能因为警局里面有坏人,有裙带关系,而干脆取消警局。”

“所以,两位剑仙一致认为,朝廷灵部不能废,但也确实不能再按以前一般。”说到这,莫等闲回忆了一下书上那位太白剑仙的记载原文,好像还有些难以接受:“用太白剑仙的话,就是...【换个玩法】”

“简单点来说就是,灵部要建立,但选拔条件要改一下。”

“新灵部的灵者不再像以前那样新朝建立就便按旧制吸纳收编旧朝灵者或者直接从世家大族挑选菁英。”

“而是【取寒门之俊杰,纳散修之英才】。”

“先是设立【内务衙】,布告天下,凡是朝廷灵部修行者所需皆由其直接调配,一应所需,皆由朝廷支应,不再接受大族大宗援助,哪怕是一块灵石。”

“在此之前,历朝历代的灵部资源供应都是朝廷和世家各出一半,因为灵部子弟都是世家弟子,朝廷不想挖自己肉去喂养不熟的世家人,但又不能一点不给,毕竟他们名义上还是朝廷的灵者,而世家大族为了笼络人心,还基本都是自己人,自然也不会拒绝。”

“当然这样做还有其他原因,这只是其中一个,但自太祖之后,这个情况就直接没了,灵部修行者只吃【皇粮】。”

“然后建立【预阁】,开放皇族藏书,广邀宿老担任夫子教习。”

“再由玄冰剑仙借助琼华派的入门试炼,以【酒色财气】为基,挑选天资聪颖且心性纯良之人进入预阁修习。”

“选拔授教天下修行者,取英而用之。”

“从预阁结业后,根据修行者不同的专长和个人意愿分组选取进入不同部门,如阵法为主的【转运司】,药食为主的【灵务司】,锻造兵器为主的【锻兵司】,监测为主的【监灵殿】,教习为主的【夫子殿】,还有御敌为主的【内御直】等。”

“当然,内御直是统率三司两殿的存在。”

“此外,灵部修行者不得担任朝廷命官,不得参与政事,仅有虚衔俸禄以做日常用度。”

“灵部只管灵界事。”

“虽然听着很理想化,但内御直便是这样建立起来了。”

“不得了喔。”听了莫等闲讲述,澹明忍不住高看了几分两位剑仙一眼。

这个改制,至少直击三大要害。

一是打破旧制,世家通过垄断修行资源控制修行者,而改革之后,资源-世家-修行者之间的利益链被打断。

二是打破世袭,即“血脉-传承-职位”的传统大族轮回圈,灵部的修行者不再是只能出自世家大族。

三是重新构建势力,形成以朝堂-寒门-散修-世家之间的新角力,以前是朝廷一人对抗世家和灵部,如今是反过来了。

从长远看,将灵者群体分而治之,寒门灵者有了晋升和发展通道,世家灵者被制度约束,不能肆意妄为,散修灵者有了入朝为国效力的机会。

而内御直掌握核心修炼资源,灵者无需依附世家就能获得,可以专心为国效力。

听着真不错。

和那位太祖相比,这才是真正的掀桌子,另起炉灶啊。

没道理啊,同样是剑修,为什么他们两个貌似比自己靠谱?

说好的一起放弃思考直接莽呢?

澹明捏着下巴。

“不过,这个想法虽然很好,却有两个致命软肋没解决。”回到正题上,为了证明自己也能思考的某剑仙竖起两根手指:“第一,这样建立起来的灵部起步太低,前期需倾注海量资源,而且见效缓慢,不要说跟上世家大族的步伐,就是跟上普通小宗门水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二,世家大族不坐视朝廷釜底抽薪,我猜【内御直】的建立不会一帆风顺。\"

莫等闲点点头,没有否认:“那是自然。”

“千百年来,帝王更迭如走马灯,世家门阀却始终屹立,企图撼动这棵盘根错节大树的帝王很多,可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稍有不慎便是身死国灭的下场。”

“可虽然世家不弱,但太祖也不是寻常帝王。”

“他起事之前不过是一寒门落魄子,乱世之时,那些朱门绣户并未看好他,也正好是因为这样,江山是他带着一群谁也看不上的草莽豪杰一刀一枪打下的。”

“因此,不论是个人名望、还是对朝堂军队的掌控力,太祖都远超以往帝王十倍不止。”

“只要民心在,军权在,世家就掀不起大浪。”

“当然,总有些人不撞南墙不回头。”莫等闲摇摇头:“眼见内御直初立,尽是些无门无派的散修,连个像样的高手都凑不出几个,某些世家就按捺不住了。”

“从朝堂上暗自使坏针锋相对到撕破脸直接谋逆,不过半年。”

“不过,他们忘了一点小常识。”

“龙椅上坐着的不是什么他们押宝扶上位的傀儡帝王,而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开国雄主,身后有百万雄兵。”

“有军心。”

“而太祖设立内御直的第一道圣旨上,就已经禀明天下:【凡阻新政者,皆以谋逆论处】,大义在朝廷,深得散修、寒门还有一些愿意为国效力的世家子弟拥护。”

“有民心。”

“还有,他们似乎忘了内御直背后站着的是两位杀得天下邪修胆寒的剑仙。”

“有当世最强修行者把关。”

“于是,在某日共饮过后。”

“两位剑仙一南一北。”

“仅凭手中长剑,杀得人头滚滚。”

“血流成河。”

“而胆敢跟随造反的割据势力也被朝廷禁军一一平推。”

“自此,天下大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