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大明:朕景泰帝,请皇兄赴死 > 第191章 出征高句丽!

第191章 出征高句丽!

正当朱祁钰在大殿与群臣商议高句丽之事时,小太监神色慌张疾奔了进来。

作为掌印太监的成敬,不由皱了皱眉。

他并没有因为手下的莽撞而发怒,因为他知道这小太监定是因为有紧急情况,这才冒失闯进大殿。

这天下有什么事值得冒死进来?

当然是大事,急事了。

所以,他立即走了下去,把那小太监拉到一旁听其汇报。

而群臣也被成敬吸引了过去。

只见那掌印太监成敬听完之后,神色大变,而后便匆匆上了台阶,向朱祁钰耳语了一阵。

群臣就更为奇怪了。

在这朝堂之上,还有什么是他们听不得的吗?

这么神神秘秘?

不过他们从皇上的神色中,看出了他脸色相当的难堪。

还未等群臣发问,朱祁钰便说出了这件事。

“根据线报,高句丽的上一任王,贡献给朕的高句丽公主被新王召回了。”

群臣一听,顿时感到深受侮辱和打击。

“陛下,那高句丽的公主不是到了咱们大明的地界了吗?”

“是啊,今日还有探子来报,已经进入了我大明。”

“他们怎么敢闯进我大明呢?而且,身为咱们大明的藩属小国,还如此的放肆?岂不是没把咱们大明放在眼里。”

“陛下,请让臣领兵十万踏平高句丽。”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俱都是义愤填膺。

召回贡献的公主,这简直是对大明朝廷的侮辱是对圣上的不敬。

如此狂妄的高句丽新王,简直是想找死。

朱祁钰也是嘴角挂着冷笑。

“呵呵,想不到在朕的时期,还出了如此狂妄的高句丽新王。”

“朕倒是想知道,是什么给他的勇气?”

朱祁钰并没有鲁莽,既然与高句丽关系骤降,那么他必定先调查清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仅仅用了半天的功夫,锦衣卫就从高句丽密探,以及返回的大明商人那里,获得了不少的情报。

原来,高句丽的这个新王有一个宠臣名为崔间。

是高句丽和东瀛人的混血,家族的商业遍布东瀛和高句丽之间。

早在数年前,他就从中作梗,挑拨高句丽与大明的关系。

只是在高句丽老王当政时,他的这番教唆,受到了阻止,所以阴谋没能得逞。

不过,在高句丽老王薨了之后,他因为是新王的岳丈,再加上他用金银拉拢了一大批的党羽。

并很快占据了不少的重要职位,一时间权倾整个高句丽。

他排除异己,网络罪名,冤死了不少亲近大明的权贵。

那新王每日醉生梦死,把所有权力都交给了此人。

这接二连三针对大明的事,想必也是出自他之手。

朱祁钰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立即召来了内阁,兵部。

群臣见皇上深夜召见他们,就知道陛下心中应该有了决断。

当唐剑把高句丽的情报,通报给在场的诸人之后。

无论是内阁的文官,还是勋贵武将,一个个都赞同给高句丽一个教训。

“陛下,既然高句丽行事,那么此战不可不战。”

“是啊,陛下。想当年,太祖皇帝为了表示大明的仁厚,把长白二郡,赐予了那高句丽。如今是时候收复回来了。”

“对,不但要收回,而且,还要连本带利一同收回。”

“陛下,下旨吧,臣愿为先锋,替陛下狠狠教训这个不孝子。”

谁知,朱祁钰却是微微一笑,而后道:“战是要战的,不过不一定非要我大明出兵。”

“东北建奴不是有崛起的声势吗?此战用他们即可。”

众人先是一惊,而后恍然大悟,拍手称颂陛下英明。

“陛下,可曾想过若建奴赢了怎么办?他们占了更多的土地,人口,岂不是养虎为患?”

于谦这时提出了个疑问。

朱祁钰听了,大笑道:“还是于谦你深思熟虑想到的远见。

“不过,朕有了对策。无论是建奴是输是赢,皆有对应之策。”

群臣这时都被皇帝吊起了胃口。

一个个疑惑地望着他。

“输了,正好借着高句丽的手削弱了他们,让他们数十年不得发展。”

“赢了,也必定人口锐减,朕到时再把他们的得力将领,召到京师任职。”

朱祁钰轻笑道。

众臣听了之后,再次称颂不已,纷纷感叹皇上胸有谋略万千。

“若他们不愿,违抗圣旨,那朕的大军再出手也不迟。”

因为这两年大明的强势崛起,东北各蛮族相对安稳了不少。

但朱祁钰知道,他们并没有老实,他们是在蛰伏,在默默地发展着。

只要大明稍微露出衰相,他们就会像毒蛇一般露出他们恶毒的獠牙。

无论是为了大明将来,还是为了后世子孙,朱祁钰都得狠下心,狠下手去这样做。

他没有选择,因为他不想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哪怕距离那个时期还很久远,但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那种事再次的发生。

所以,他要趁着这次战争,不但要再次建立起大明的权威,而且,还要把历史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这就是他要做的。

很快,朱祁钰就下达了令东北建奴出兵的旨意。

除了后金部族之外,还有其他势力稍大的部族也都要出兵。

当然,想要使唤这些桀骜不驯的异族,甜头还是要给他们一些的。

空头的官职,以及少部分的他们所急需的物资。

这是必须给的。

庞大的朝廷机构,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兵部,吏部,礼部的官员也都挑选好了去往东北。

当完全处理结束之后,已是一天之后的事了。

当朱祁钰身心俱疲回到后宫,就见到了吴太后。

“皇帝,这又要开战了吗?”

“是的,母后,想必你也听说了高句丽的狂妄,朕若是不教训他们一下,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狂妄到来我大明边境耀武扬威。”

“得让他们知道谁是主,谁是仆。”

吴太后见朱祁钰态度坚决,也不便反对。

哪怕她怜悯天下苍生,但皇上已经下达了旨意,而且后宫又不得干政。

再者,听到高句丽的那些所作所为,她也觉得是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母后放心,这次主要出兵的是东北的各个异族。”

“这两年朕一直恩赐他们,也该是他们效力的时候了。”

朱祁钰笑着安抚道。

“这朝廷的事,你做主就行了。不过,听说东北的那些异族可不是好相与的。”

吴太后颇为担心道:“可不能让他们借此机会让他们做大啊。”

“母后放心,朕自有决断。”

“如此就好。”

大明将与高句丽开战的消息,也传到了后宫佳丽们的耳朵里。

朱祁钰刚来到皇后冯氏的寝宫。

就见汪皇后抚着自己的肚子,幽怨道:“这次征讨高句丽,陛下是不是要亲征讨啊?”

“哈哈,皇后真是冰雪聪明,朕还未告诉任何人,你却都能猜测出来了。”

朱祁钰笑道,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是的,他准备亲征,不过还未找内阁,兵部商

可以说,只有他心中有这个主意。

可汪美麟还是猜测出来了,可见他的这位妻子是多么的了解他。

“陛下一向以太祖、太宗皇帝为榜样势要重建大明往日辉煌。”

“这样的大战,陛下当然会亲自去。”

汪美麟幽幽道。

作为皇帝的妻子,大明的皇后,她没有劝阻。

因为她知道,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那么固执的他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意见就熄了这个想法。

再者,后宫也不得干政,所以她并未劝阻。

朱祁钰看出了她的伤感,而后抚着她的肚子:“你又有了身孕,千万不能因为这件事而劳神。”

“朕之所以有亲征的想法,可不仅仅是想效仿太祖皇帝。”

“而是因为朕要解决东北的夷狄事宜,给后世子孙一个稳健的边境。”

他虽没有必要解释,但他还是说了。

汪美麟再怀龙种,他不想因此事让她忧虑。

“呵呵,放心吧,这次是以东北异族为先锋,朕坐镇后方,也是防止他们出什么乱子。”

汪美麟听了这样的安慰后,心情这才转好。

“既然陛下决定了,那就去做吧。臣妾会好好照顾孩子和肚子里的孩子的。”

这一晚,朱祁钰便留宿在了汪美麟的寝宫,和她说了不少的知心话。

翌日早朝,朱祁钰便说出了自己亲征的打算。

这让不少大臣愕然一惊,不过寻思一想,倒也能理解。

无论是太祖皇帝,还是太宗皇帝,甚至是宣德皇帝,都南征北战过不止一次。

这既是效仿历代先帝,同时也是保持着皇家的传统。

这个优良的传统,不能到他这一代皇帝给断绝了。

其次,皇上已经向他们明言,此次东北征讨,不仅是为了高句丽。

同时也是为了未雨绸缪,削弱东北各个异族。

所以对于陛下这个想法,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没有人反对。

反而一个个争先恐后自荐追随亲征。

“哈哈,众卿的忠心,朕知道了不过,这次亲征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

“于谦,吴都督,朕亲征依旧由你们守护京师,有什么事,可找内阁商议。”

“这次内阁汪文,沈睿随驾亲征,这二位阁老对于东北之事十分熟识。”

朱祁钰心中早有了人选,短短的片刻功夫,便把这次的随行亲征名单给说了一遍。

听到自己名字的,一个个是喜形于色,甚至连沈睿都不例外。

留守京师的则是怅然若失,似乎失去了天大的功劳一般。

不过,他们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陛下连瓦剌都能轻而易举的击溃,那么此次东北亲征,就更不用说了。

若能随从亲征,那功勋就像白捡的一样。

哪个不想跟着去捡功劳?

朱祁钰焉能看不出他们的心思,所以便朗声笑道。

“哈哈,诸位留守在京师的爱卿也不要气馁,机会总是有的,下次吧。”

“再者,这留守京师替朕守好朝廷,不比随朕亲征的功劳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