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这艘最大,最豪奢的龙船,并非是朱祁钰今晚所搭乘的。
为了伏击这些东瀛忍者,这艘巨船上,则布置了很多的陷阱。
按照杨百万的透露,方家养了不少的东瀛的忍者死士。
当方家覆灭之后,想必那些死士,定报复。
朱祁钰也猜到了这一点,这才用了这个计策。
十三个东瀛忍者,全部被杀殆尽,一个也未逃脱。
朱祁钰来到这艘船上,看着他们的死状,淡淡一笑。
“看来工部这批新型的短发火铳,不但实用,威力也不错。”
锦衣卫作为天子的亲卫,当然是首批装备此神器的人。
这次首战,也证实了这批新型火器的价值。
工部的那匠师之所以有如此技术的突破,其实是朱祁钰鼓励和推动。
他继位之后,对于火器科技十分重视。
不但加大了对工部火器研究的投入,同时,大规模提高那些匠人的俸禄待遇。
他甚至给予了其中两个最为卓越匠人官职。
也就是说,这些匠人从此也能够通过奇技,飞黄腾达。
这无疑极大鼓舞了这些匠师们。
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高涨,也仅用了数月的时间,就在火器短发的火铳上有了技术的突破。
朱祁钰暗自立下目标,在自己做皇帝的有生之年。
他定要把大明的科技,文化向前提升一大步。
……
东海,海盗岛。
杨半城一行人总算到达了目的地。
当海盗头子,郑海得知是自己结拜兄弟的儿子来了后,先是一惊,而后匆忙迎接。
更何况,他这个侄儿这次可是代表着天子而来。
其实,这也是杨半城第一次见到这位便宜的伯父。
他甚至也才知道,这个令无数人远洋商人,闻风丧胆的海盗头子,就是老爹的结拜义兄。
他本以为郑海王,定是一个粗犷的虬髯大汉形象。
可谁知,见了之后,才发现对方是一个长相方正,又带有书卷气的将帅模样的人。
若不知道他的身份,杨半城一定会认为他是大明的将军。
那些海盗似乎也不像海盗,只见他们一个个面色刚毅,眼神锐利,身材挺拔,如一个个久经沙场的悍卒一般。
没有一丝海盗跋扈,嚣张,狂妄。
杭甬看到这一幕,也暗自吃惊。
这个郑海王不愧是将门之后,哪怕流落为寇,他对自己,对属下的要求,依旧严如军人。
就仅凭这一点,就超过了绝大数的勋贵。
双方相互介绍认识之后。
郑海就郑重地领着他们来到岛上的大厅。
“贤侄,不知皇上,如何安排我手下近数万余众?”
这位名震四海的海盗王,并没有绕弯弯,而是直言不讳道。
“陛下仁德,想必伯父也曾有耳闻,不必小侄多加赘述。”
“陛下说过一句话,伯父祖上曾为大明江山社稷,立下过汗马功劳,朝廷不会忘记,陛下也不会忘记。”
杨半城这番话,无疑击中了郑海心中的软肋。
想当年,他祖上因功封伯,官至五军都督的佥事。
这是他们郑家最荣耀,最为辉煌,高光的阶段。
可惜,太祖大肆杀戮功臣,他们郑家怕受到牵连,再次返回到了海上蛰伏。
这一来,又是将近七十年过去了。
如今,听到天子提及他先祖的荣耀,甚是动容。
“伯父,陛下说您若想回归朝廷,必须拿出诚意。”
“方家覆灭,倭寇会对沿海的城镇,百姓展开报复,还望伯父能与朝廷合力,夹击倭寇。”
杨半城见郑海有些意动,又趁火打铁道。
郑海点了点头:“好,此事我会去找众兄弟商议一番,半个时辰之后,给你答复。”
杨半城听了,笑着饮了一杯茶。
他知道事情其实已经成功了。
郑海之所以如此说,也是他最后的矜持而已。
他不是去与属下商议,他是去通知。
果然,半个时辰之后。
郑海带着一帮属下便走了过来,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的条件。
同时,礼部的那个官员,也拿出了一道圣旨。
任命郑海为江南道水路军镇海将军,节制原班人,出击倭寇。
这些海盗们,得知自己成为了朝廷的官军之后,神色也相当的复杂。
既有喜悦,也有忐忑,同时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做海盗这么多年,他们虽可以驰骋海上,看似自由自在。
但这何曾不是一座牢笼呢?
一座一眼望不到边的牢笼。
而如今,他们终于能逃离这座牢笼。
能返回陆地,见识到城市的繁华,享受陆地上的风光,吃上陆地上的美食。
更能祭拜列祖列宗,荣耀回归故里。
这曾是这些海盗们心中,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如今,终于要成为现实了。
郑海行动的很快,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功夫。
他的手下,已经全部集结完毕。
乘坐十一艘大船,以及数十不等的小舟,开始向台州府方向进发。
“‘怕父,你认为倭寇会从台州府那里登陆?”
杨半城好奇问道。
郑海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眼中带着自信和傲色。
“是的,无论从地形,还是人口,财富的分布来看,倭寇这次都会选择台州府。”
“我相信那位于太保,应该也能猜测到。”
“想必他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
事实上,正如郑海所料那般。
于谦从松江府,沿着海岸线,经宁波府,再一路向南下,抵达了台州府。
在这个过程中,沿海的那些有志之士,听闻于谦来到之后。
纷纷自带装备,追随于谦参与围剿倭寇。
仅仅半天的时间,就收拢了不下千名的勇士。
从这也能看出于谦在江南人心中的威望有多高。
只要是他经过的地方,官府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使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去布置海防。
翌日。
十余艘龙船,就到达了南京城的渡口。
大明自从朱棣迁都,至今,已有数十年。
也就说,南京这座都城,已数十年没有天子驾临了。
它虽名义上是京都,甚至,北京有的衙门,它也有。
但任谁都知道,南京城这些六部,三司什么的都属于养老,或者不得志的人。
只要稍微有点门路,理想的人,都不会甘心在此浑浑噩噩,碌碌无为。
比如,在北征瓦剌时大放异彩的汤杰。
他原本就是在南京城的闲散官职。
但他一心想恢复曾经祖上的荣耀,这才辞去南京的官职,去了北京。
屡次碰壁之后,终于抓住北征瓦刺的机会。
一举凭借赫赫战功,成为了新的勋贵武将。
如今更是实权在握,名传京师各个大营。
当然,像他这样的有魄力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