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奴婢......”
讲不过于嬷嬷,绿荷把账本又带回来,姜清若已是在书房提笔作画,颇有兴致。见绿荷红了眼,支支吾吾的,姜清若不明所以:“怎么了?别哭。”绿荷虽然没跟她多久,但做事她觉得还是可以的,就是性情都是好的,她很喜欢。公主很温柔,可绿荷就觉得委屈。自从跟在公主身边,公主交待的事她一直完成的都很好,公主也时常夸她。可是这次不一样,于是突然跪下:“公主,谢夫人送来的东西,奴婢送回去,她们不接。”闻言,姜清若一下子就笑了:“多大点事,怎么就哭上了。”说着便起身拉绿荷起来:“不接就不接,放那就是。”“可奴婢给带回来了。”于嬷嬷看着,她就是扔都没法扔。姜清若一点也不在意:“找个地放着就是,洗把脸去,真不算什么事。”懒懒的打个哈欠,又是一天。......最后的余光照在脸上,谢蔺今天也是到点就走。姜祈安一身儒袍,一手仍旧提着笔,笔尖含着墨,只是早已停下动作,就抬眼直直看着身长玉立的谢蔺简单的收拾东西,朝他微微一拜,衣摆逶迤,然后利索的离去。揉开微微蹙起的眉心,只能加把劲继续处理手下的公务。最近老二的动作有些多,父皇态度又不定。......食色性也。食饱喝足,谢蔺就看着姜清若。天气渐热,烛火旁的女子穿着薄纱寝衣,一双手臂伸展,肤若凝脂。姜清若早就洗漱完,只是此时一只手托着额头,玉体横陈。看着床边男子,莞尔一笑。谢蔺会意。她真是不知道她此时有多么的诱人心神。二人粘腻了一会儿,谢蔺伸手,欲再进一步,却被身下女子推开。姜清若一笑百媚。谢蔺有些错愕,今日是又......有什么新的玩法?他不是很想。他想拒绝。昨日那样就很好。“清若。”听着那拉长尾音的叫法,姜清若浑身一颤,不留情的立马赶人,声音冷漠:“夫人送了东西过来,你去看看。”然后也不管半坐在床边的男子,扯过被子就要闭眼睡觉。谢蔺:“......”闭了眼又睁开,就是不说,谢蔺也能想到是什么东西。只好认命的起身离开。冲了凉水澡才作罢。处理好该处理的一切,谢蔺再次坐到床边,就看着姜清若熟睡的面容出神,眉眼弯弯,鼻梁挺翘。......“世子还没回来吗?”姜清若看一眼沙漏,现在已经很晚了。“没有。”绿荷上前:“奴婢先服侍公主安寝吧!”白日闲着,睡的时间不少,这会儿也说不上困。就是这才多久,从上次她说过,谢蔺居然又开始给她晚归。谢蔺回来时轻手轻脚,但一进门就看着屋内还亮着灯。灯下,姜清若半卧着,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听见动静,姜清若抬头,还能从谢蔺脸上看出几分难掩的疲惫。看来是真的有事忙。谢蔺净手,然后就进了浴室,出来时,灯下美人依旧在看书。 便上前伸手拿过姜清若手中的书:“伤眼,明日再看。”看他眉眼无精打采,姜清若原本想责问他晚归的话一转,先变成了关心:“饿不饿,要不要叫人送夜宵过来?”“不饿。”谢蔺上塌,从后面将人圈住,下巴满足的蹭一蹭柔顺的发丝:“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姜清若似笑非笑,语气并不善:“等你啊!”谢蔺还是得意的一笑,然后低头便亲一亲那发顶:“下次不用等我,我再晚归,你就早点睡。”姜清若冷声:“还有下次?”谢蔺一怔,在看不见的地方难受的扯着嘴角:“三殿下那边公务出了纰漏,二皇子的人紧追不舍,有些事太紧急,不得不处理。”姜清若咬唇,冷哼一声:“睡觉吧!”......“这怎么又送回来了?”谢夫人早起,用过早膳后闲庭信步。就见桌子上放着托盘,托盘里可不就是她数日前才叫人送到前院的账本。这些日子七公主不是管的好好的吗?怎么又送了回来?谢夫人蹙眉:“于嬷嬷,送回去。”这一管家,可不就是很少往外跑了,还是有成效的,那就要继续管。于嬷嬷不动,一脸难言:“夫人,这是世子一早,亲自送过来的。”当时她见世子也很惊讶,世子还嘱咐要夫人收下,继续管家。闻言,谢夫人手中的茶杯重重磕在桌上,声音不禁拔高:“翻了天是不是,等他回来,叫他过来拿走。”她生的儿子现在是天天跟她唱反调,净惹她生气。没用的东西。一旁的于嬷嬷悄悄松了一口气,不是现在送过去就行,公主那的丫鬟不好惹,世子的态度也摆的明的很,就等晚上让世子和夫人亲自说吧!......姜清若看着送来的一百把戒尺,心情十分愉快。从中抽出一把,试着挥了两下,极是顺手。然后扬声吩咐绿荷:“剩下的收进库房。”就是一天断一根,也够三个月用的。......“世子还没回来吗?”谢夫人看着外面漆黑一片,没有灯的地方,伸手不见五指,便不禁蹙眉。前院有人守着,已经来报了好几次,都不见世子回来。于嬷嬷只好道:“世子怕是公务繁忙,今日夜深,要不夫人先睡吧,明日再请世子过来。”谢夫人抿了抿嘴角,对儿子生气归生气,可终究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小就那么的优秀,一点也不让人操心。便开始心疼起儿子来:“什么公务这么忙?这个点还不回府?”于嬷嬷便道:“听前门的小厮说,昨日世子回来的也很晚。”又安慰夫人:“定是世子能力强,陛下喜欢,便多派了公务留下他。”谢夫人闻言,既是心疼,又是欣慰:“他是比他爹强,但也没有这样的,就是公务多,也不能日日熬夜处理吧!对身子不好。”想到这,谢夫人便指挥起来:“叫厨房煮些补汤,做些夜宵,先送到观莲院,放炉子上温着,等世子回来,让他吃一些。”又不太放心,便对着于嬷嬷道:“你亲自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