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孟子,详解版 > 第22 章 推恩保四海

第22 章 推恩保四海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是《诗经》当中的一篇,《诗经》《大雅·思齐》,我们先讲一下,这首《诗经》讲了什么意思?这首《诗经》的开篇赞美了三个女人,首先赞美了文王的母亲,文王的祖母,文王的妻子,我们先看为什么先赞美文王的母亲?

因为有文王母亲的德行和智慧,所以才培养出了周文王这样的孩子。文王的母亲为何会有智慧和仁德?是源于文王的父亲。因为文王的父亲有足够的德行和智慧,所以匹配来了文王的母亲。文王父亲的仁德和智慧是哪里来的呢?来自于文王的祖母,因为文王的祖母也是有德行和智慧的女人,所以培养了文王的父亲。

接下来赞美的是文王的妻子,因为文王有德行和智慧,所以匹配来了文王的妻子,我们看他讲了这样一个次第,也就是告诉我们女子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身为一个女子懂得去学习圣贤的文化,懂得修自已的仁德和智慧,就可以培养一个仁德和智慧的孩子。男人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懂得修自已的仁德和智慧。才能匹配同样的女子,教育好下一代,我们的孩子。

我们看《诗经》引用的这一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这个刑是通模型的型,也就是榜样的意思。这里讲到文王刑于寡妻,文王做了他妻子的榜样,也就是文王自已他是有德行的,这个时候妻子以文王为榜样,自然就变成了一个有德行的女子。至于兄弟,再把它推广到兄弟当中,影响了自已的兄弟。

以御于家邦。家指的是封邑,邦指的是国家,再把它用来治理国家。我们再来看这句话的次第,很清晰。首先文王自已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他的妻子以文王为榜样,文王又把它推广到兄弟当中去,再进而可以治理整个国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儒家文化的次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要修身,也就去修为自已,接下来自然就会去齐家,也就是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以你为榜样,以你为典范,进而你就可以推广到治国,平天下。所以也就是孟子所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讲的非常简单,也就是推已及人的道理,我们从自身开始做起。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言指的是《诗经》的这段话,举是推广,斯心就是这样的心理,加诸彼而已,这个彼指的是其它方面的事情。我们再来看这句话,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把这段话的道理,推广到其他事情上,就可以了,特别简单。

也就是《诗经》当中所讲的,文王自已先懂得修德,妻子和兄弟以他为榜样,再把它用来治理国家,我们把这样的道理,推广到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这个样子。

故推恩 足以保四海。推恩,也就是推广这种德行和恩情于他人。足以保四海,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保有四海,拥有天下。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我们看这句话很重要,如果不懂得去推广这种恩德,不足以保妻子。我们先讲什么叫做妻子,妻子代表的是一个家庭,一个人不能称之为家,当有了另一半,有了妻子称为家。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如果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也就是你不懂得用这种恩德,不懂得修身,连妻子都保不住,也就是无法保住一个家。你连一个家都保不住,又何来的治国平天下呢?是治理不了一个国家的。

我们再来思考这句话的道理,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修德,不懂得推已及人,连一个家庭都没有办法经营。想一想,如果我们对待妻子,对爱人都不懂得用仁德,对他都不懂得去付出,不懂得去给予,我们怎么能保住这个家庭?

以此类推,我们要不懂得用这种恩情,也保不住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也保不住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怎么去保住我们的工作和保住我们的事业。所以当我们懂得这样去推恩,它是不停地向外扩展的过程,当扩展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可以拥有整个天下。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古代的圣贤君主,之所以远远的超过他人。无他焉,没有什么其他的。善推其所为而已,他善于推广自已的作为而已。我们看文王他是有德行的人,所以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他只是把自已身上的这种德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可以变成这个样子,仅此而已。

所以这里孟子告诉齐宣王,你想要称王天下,实则非常简单,首先去修你自已的德,让你自已心存仁爱之心,再把这种仁爱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去推广到所有的人和事身上,你把它恩及到每一个百姓身上,如此就可以保有四海,拥有天下,就可以保民而王。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讲完了这个道理,接下来又反问齐宣王,今天您的恩德已经涉及到了禽兽,但是对百姓却没有做什么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仁爱之心还不够,并没有把它推广出去,是因为齐宣王没有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他是心存仁爱的,是心之所向的,他乐于这样去做,那么自然功绩就会到达百姓。

这一段,我们再来做一个总结,齐宣王看到了有人牵牛而过去祭钟,生出了恻隐之心,这说明齐宣王内在是有仁爱之心的。所以孟子就抓住了这一点恻隐之心,去赞扬了齐宣王,因为有这种仁爱之心,所以说齐宣王是可以保民而王,可以称王天下的。

但是你想要称王天下,这些恻隐之心是不足够的。所以接下来开始孟子又具体的举例子,说齐宣王是可以称王天下的,是他不为,并不是他不能。他是有能力去做到的,进而又讲到具体该怎么去做呢?无非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懂得以自已为榜样,刑于寡妻,至于兄弟,自然可以以御于家邦。

我们看《孟子》开篇,讲了义利之辩,又讲了贤者之乐,又讲了仁者无敌。即使你想称王天下或者说想要称霸天下,那么你都要去推行仁政,也就是无论是心存仁爱之心的,还是责任和义务,或者是想称霸天下,是为了某种目的,都要去推行仁政。

具体如何去推行仁政?刚才这一段就告诉我们如何去做。把自已喜欢的事情推广到别人身上,把它发扬光大,就可以变成仁政。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如此的道理,你想要让自已事业有成,想让你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或者想要经营好你的家庭,感情,以及人际关系,也是如此简单。

你把自已身上的优点推广到其他的人和事身上,比如说,我们自已想要去做的事情,你就把它推广到别人身上,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而我们自已不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就不要去做。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可以让我们经营好一段感情,做好一件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