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孟子,详解版 > 第 12章 仁者无敌

第 12章 仁者无敌

我们上一讲讲到,梁惠王与孟子之间的对话,梁惠王把自已内心痛苦的,觉得耻辱的事情,对孟子来讲,请求孟子的帮助。

同时也讲到,当一个人愿意把内心最耻辱的事情,讲给他人听,说明自已内心是有底气、有信心、有了解决的办法。这个时候只需要孟子给他更笃定。

所以最后孟子总结了四个字,仁者无敌。并且告诉梁惠王,王请勿疑,您不要去怀疑,不要去犹疑,仁者无敌这个思维方式。仁者无敌,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

同时我们今天要去做延伸,仁者无敌可以解决,我们生活当中的一切问题。为什么会仁者无敌呢?他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首先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在危难之时,别人为什么会帮助我们,凭什么要帮助我们?

我们首先举例子,比如说梁惠王,当魏国发生危难之时,百姓为什么,凭什么一定要保家卫国?我们看这四个字,保家然后才是卫国。

因为这个家里有他的父母,有他的兄弟,有他的妻儿,他正在过着安逸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有敌人来犯,他会捍卫自已当下的幸福。

可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民不聊生的,路上有那么多饿死的人,自已的温饱都解决不了,那他们怎么会去捍卫这个国家呢?因为他自已生活的并不幸福,他是怨恨的,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出手相助。

我们再举个生活当中的例子,也是如此。比如说做生意遇到了困难,别人为什么愿意帮助我们呢?因为我们平时对他是仁德的,给他一些帮助,所以这个时候,他才愿意帮助我们。

或者讲的再现实明了一点,如果有人伤害我们,就等同于伤害了他们共同的利益,所以必然,有人站在我们的身后去捍卫。

比如说,如果梁惠王对百姓施的是仁政,这个时候有敌人来犯,伤害魏国,就是伤害所有百姓的利益,所以他自然出手相帮。

比如说我们在生活当中是不是如此?如果我们是一个在生活当中不停地帮助他人、有德行的人,比如说我们的朋友、同事、领导、员工,我们的父母、孩子,平时我们都是帮助他们、给他们付出的,当我们遇到危难之时,所有的人都想要去帮我们,因为伤害了我,等同于伤害了他们所有人的利益。

我们看仁者无敌,到底什么叫仁呢?我们不停地时刻想着他人,时刻地在付出,时刻地在给予帮助他人,这就是仁。帮助的人越多,自然就处在一种无敌的状态。

所以我们讲《论语》、《孟子》,可以看到尧、舜、禹、汤,可以看到文王、武王,为什么有那么多百姓去拥护这些圣贤的君主?是因为他们时刻处在仁当中,他们一直在为百姓谋福利,所以有人伤害这些人,就是伤害所有百姓的共同利益。这个时候,我们伤害了百姓的利益,是不行的,所以大家自然会去保家卫国。

这里不禁要有一个疑问,爱国不是一种情怀吗,怎么还谈到了利益?我们去想这个情到底从哪里来?它是在帮助了别人的基础之上,我们利益了别人的基础之上,感情由此升华。

比如说,百姓生活的很幸福,这是他得到了利益,在这个利益之上,自然就是有爱国的情怀的。可是百姓如果生活得很痛苦呢,他是怨声载道的,又怎么愿意去保家卫国呢?

再比如在生活当中,如果我们对同事,对客户都是有帮助的,是利益到他们的,他这个时候对我们的感情,自然就会变得深厚。

夫妻之间不是这个样子吗?是我给他很多的帮助,利益到他了,比如说精神层面的,陪伴、关心、爱护;比如说物质层面的,更好的生活,是因为我们给了他,一些利益和帮助,在这个基础之上,自然会建立深厚的感情。

包括我们跟父母,不是一样的吗?说我可以给父母,提供很多的帮助,物质上的,可以改善他的生活,精神上的,可以给他一些陪伴、支持以及孝顺。这个时候,父母自然是重视我们的。

所以要清楚的知道,感情的深厚,是建立在我们帮助了对方多少,给了他多少利益的基础之上,所以情感是我们帮助他过后的,升华的部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