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应天府二十几年,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急匆匆的雪。
监正微微颌首:“今年入冬晚,此时降雪也并非异事。”
“再者民间有云,一夜北风紧,催得春雪来,此为正常现象。”
“况且瑞雪兆丰年,倒是为夏收送去好兆头呢。”
朱元璋细细听着,心还是不能定下。
即便这能解读为好兆头,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再者。
他相信是好兆头不顶用。
得天下百姓都相信才行!
奈何“窦娥冤”的故事深入人心,恐怕外头的子民都在遐想,李慎用诚心感动上苍所以才引来飞雪。
“陛下……”监正趁机劝道,“或者臣选个适合提审的阴雨天,避免再生事端。”
若是如此……
倒是条好路子啊。
只要不再激起民怨,假以时日,人们自然也就淡忘了这场雪。
“好,就依你说的办!”朱元璋显然心动了。
紧接着,他摇摇头。
这法子好是好,可以留作后手。
眼下重点是坐实李慎的罪名,才能从根本上平息这场风波。
若只是选择良辰吉日,若民怨再起,恐怕牵扯更大。
“你先下去吧,将拟好的时辰交给詹徽,切莫再出乱子了。”
监正点点头,就退下了。
另一边,涉案的一品要员在殿外等候多时 。
“喊进来吧。”朱元璋见了监正,感觉信心回笼,姿态也放松不少。
詹徽等人走入殿中,神情战战兢兢。
尤其是詹徽,他身为监刑官,却让李慎靠天象翻盘,其罪最大。
故而面圣前,就做好了被降罪的准备。
可此时,朱元璋却免除了那些虚礼。
“今日朝廷出了个大洋相,尔等准备怎么处置?”
詹徽如蒙大恩,怔怔然抬头,眼中充满感激。
他被李慎当中怒怼,正愁没处撒呢。
“臣愿尽绵薄之力,拉这不忠不孝的逆贼落马。”
“祈求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