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重返一九七九:从编鱼笼开始暴富 > 第55章 胜读十年书

第55章 胜读十年书

“周局,您的担心确实不无道理,不过,这件事,我已经请示过书记了,他明确表态支持。”

周明宗的话很实在。

若是一年前,方向阳也确实不敢搞得这么火爆。

但现在,他警醒归警醒,却并不是太担心了。

原因就一个,程卫国那头已经有所部署。

只是,这事情还没到可以揭晓的时候,显然说不得。

“那行吧,你心中有数就好。”

话都已说到了这么个份上,听不听,只能由方向阳自己来定夺。

周明宗不想再多啰嗦了。

“周局,这事情,书记其实早已有所安排,咱们安心等着就成。”

见周明宗明显是生气了。

方向阳不得不给出了个暗示。

“哦?”

一听这话,周明宗的脸上立马就浮现出了将信将疑之色。

没旁的,他只知道程卫国背景深厚,但,究竟深厚到何等地步却是不太清楚。

对方向阳的说法么,自然不敢全信。

只是见方向阳已闭紧了嘴,明显是不肯再多言,他也就只能就此打住……

周明宗的焦躁不是没有道理的——有关“龙州电器”大肆分红的事情不止是县里轰动,市里、省里也一样如此。

各级政府中很快就爆发了一场思想路线之争。

不仅如此,这件事还飞速地传到了京中,同样在京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批评方向阳的官员可不在少数,理由也挺充分的。

有人说拿巨额分红有悖公平原则。

也有人说方向阳缺乏奉献精神。

还有人说这是披着社会主义的皮在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更有一名中央领导悍然批示,要求东南省彻查此事,务必尽快拨乱反正云云。

舆论纷纷之下,云溪县的政治气氛难免有些紧绷,作为主管单位的工业局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周明宗心急火燎之下,嘴角都起了泡。

问题是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为书记与县长的批示尖锐对立,根本没办法协调。

好在,这等令他左右为难的局面并未持续多久,形势就已急转直下了。

起因是程卫国在内参上接连发表了三篇文章——《搞活经济应该从体制改革做起》、《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多劳多得》。

这三篇文章都是拿“龙州电器”来举例,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解开体制束缚的企业会有怎样的活力。

与此同时,也在文章中肯定了方向阳在“龙州电器”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明显表态支持方向阳拿到高额分红。

毫无疑问,在这么个特殊的时期,程卫国的观点显然很前卫,却又恰到好处地符合中央大多数领导的改革思路。

很快,总设计师就亲自给出了批示——“龙州电器”的体制可以作为一种改革试点,巨额分红是多劳多得,合情合理。

就这么着,一场才刚掀起的风波就随着总设计师的明确表态戛然而止了。

但余波却并未消停,尤其是在分红之后,莲前公社炸了——也不知道是谁把公社书记谢洪强的愚蠢行为给捅了出来。

然后么,公社干部们顿时就沸反盈天了。

不奇怪,公社明明可以拿到百分之二十五原始股的,可结果就只拿到了百分之七点五。

不说股份本身的价值已经翻了好几倍,光是分红这一块上,今年就少拿了近五万元。

这亏吃得未免太大了些,完全就是谢洪强的责任。

群情激奋之下,这事情自然是很快就闹到县里。

方向阳对此拍手称快,但却并没去多加理会。

因为他已经快忙不过来了。

当然了,忙的不是公务,而是在忙着满世界收茅台酒,还就只要八零年产的。

有多少,要多少。

这可是天底下最大的暴利啊——算上特供票,一瓶茅台也不过就七元八角,可放到后世,那就是三十六万打底。

这特么的可是五万多倍的利润,天底下就没比这更赚的了好不?

钱是哗啦啦地流了出去,茅台酒是一箱一箱地往家里搬。

每一瓶酒,方向阳都会亲自用蜡油加固封印,然后方才装入原包装箱中,搁地窖里囤着。

十二月二十八日,星期天。

上午九点半。

魔都经销商林诚斌帮着收罗的四十箱酒到了。

方向阳正欢天喜地地在家中厅堂上忙乎着抹蜡油。

“方老弟。”

这时候,门口处突然响起了个亲热的招呼声。

“哟,李老哥,你这是……”

方向阳抬头一看,入眼就见李毅敏正端着箱茅台酒走进了院中。

“我这不是听说你在收茅台吗?就让老战友从贵省给我寄了一箱来。”

在将茅台酒搁在了地上后,李毅敏这才乐呵呵地解释了一句。

“呀,那可真是多谢了,连运费应该是一箱一百吧?我这就给你取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