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干了半个月,给她干出这么一个结果?!
“回陛下,再过一个月就是秋收时节,虽然此时人们也很清闲,但丰收在即,人们对开荒之事并不积极。”
简海诚不知此时着急开荒的真正原因,反过来力劝萧九龄。
“陛下,不如等秋收之后,人们彻底地清闲下来,又临近冬日无事可做时,再请人开荒,应该能有效果。”
如今才七月,秋收得等到八月,冬日无事可做是冬月。
程彧心道:四舍五入今年这荒可就开不成了。
萧九龄同样担心,开荒之事拖下去不了了之,在她沉吟不语,想着解决的办法时。
李建业出声附议:“臣与简尚书想法一致!”
“陛下,大周农业赋税收益相较其他国家,不是第一也是第二,百姓靠种粮能自给自足。
又因陛下多种举措力保粮价稳定,加上以工代赈,比起开荒后不能立即见效的长期收益,百姓根本没有面临必须开荒的困境,当然提不起干劲来。”
听完简海诚和李建业的分析,萧九龄也是哭笑不得。
她推行各种利国利民的举措,让百姓填饱肚子,有工可做能补贴家用,如今反倒成了开荒的阻碍?
简海诚更是在李建业说完以后,干脆打起了退堂鼓。
“陛下,要不别开荒了。”
“臣认为,不如将山林湖泊利用起来,养殖一些鸡鸭鹅、猪牛羊和鱼虾蟹之类的,增加收益的同时,还能改善大家的生活。”
对对对!
李建业拱手一拜,双眼放光。
“臣附议!如此一来也能给国库增加额外的收益!还望陛下三思!”
两位尚书的发言,无论怎么看,都是为国谋利,想要在适当的时间,办适当的事。
可打仗它本身就是不合时宜的突发性事故!
不能时刻做好国战的防范事宜,等到敌国大举来犯攻入本土?
“到时候,只怕之前的所有建设都会沦为废墟。”
萧九龄顿时一个头两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