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的这个冬天特别冷,几乎每天都是大雪纷飞,比成都不知冷到哪里去了。
因为天气实在太冷,兵部害怕冻坏那实在宝贵的马匹,再加上在冬天的粮草供给也实在是大问题,所以很多部队虽然都接到了整军调令,但并没有移防,就在原地进行整军。
这让郭威何柴荣是心急如焚,也让我和赵匡胤是心急如焚。
这次整军的目的,就是要将原来的精锐部队从藩镇手里调出来,打乱重编,统一号令,归属中央。如果只在原地整军,那还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万一夜长梦多,到时咋整?
都怪这可恶的鬼天气。我们三兄弟是恨得咬牙切齿。
无衣军团的总部还是设在邺城,但我大部分时间却留在汴梁,一个原因是用来陪伴京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利用这个冬天,和大哥二哥一起商量来年的作战计划。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只有压缩整编时间,尽快开战,利用打仗来完成对部队的整编、改造和控制。
自从郭威登基以后,北边的刘崇就在太原自立为帝,史称北汉。他是刘承佑的叔叔,为了给刘承佑报仇,考虑到自身实力不足,他转身就投靠了契丹,并和契丹结成了军事同盟。
但这个时候的契丹,日子也不好过。自耶律德光被我击杀之后,为了争夺皇位,契丹国内一直就没有消停过。
这又是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历史烂账。
述律太后和契丹开国皇帝阿保机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耶律倍,二儿子耶律德光,三儿子耶律李胡。其中大儿子耶律倍聪明能干,很早就立为太子。可问题就是这个大儿子不但聪明能干,而且特别喜欢中原文化,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留洋派。
述律太后却是顽固保守派的头子,对中原文化是深恶痛绝,所以在阿保机死后,她废长立幼,并没有让耶律倍继承王位,而是让二儿子耶律德光继承了皇位。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后,就连续对中原发动战争,不但抢走了幽云十六州,还灭了后唐后晋。这让述律太后是大为满意。
但对前太子耶律倍来说,弟弟的成功,则意味着悲剧的开始。虽然自己早早放弃皇位,但最后恐怕还是难逃一死。面对母亲和弟弟的压力,耶律倍不得不丢下老婆孩子,一个人叛逃到后唐。但没过多久,在耶律德光的压力下,他就被后唐皇帝李从珂给杀了。
耶律倍留下了一个儿子,叫耶律阮,和父亲一样,不但聪明绝顶,而且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父亲叛逃后,他和母亲无路可走,就在契丹国内夹着尾巴做人,等待时机为父亲报仇。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耶律德光一死,述律太后就准备让三儿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耶律李胡人品实在太差,就跟刘承佑差不多,不但吃喝嫖赌,而且残忍好杀。包括契丹的三大家族耶律、萧家和韩家在内,很多身居高位的父辈和亲人就是死在耶律李胡的手里。一旦耶律李胡即位,那三大家族又是岌岌可危,所以对述律太后让耶律李胡继位是坚决反对。
耶律德光被我击杀后,耶律阮看准时机,立刻就带兵在镇阳(今河北正定)拦下耶律德光的灵柩,也就在耶律德光的灵柩前,他登高一呼,自立为帝,坚决反对耶律李胡,立刻得到了前线将士的拥护,包括手握重兵的宿卫主管耶律安传、南院大王耶律吼、北院大王耶律洼等人,这个时候也是群起拥护,支持耶律倍。
述律太后没有想到孙子这么不给脸,万般恼怒之下,立刻让耶律李胡带兵攻打耶律阮,开始自相残杀。可这个耶律李胡实在草包,根本不是耶律阮的对手,被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述律太后无法,只好御驾亲征,亲自领兵攻打耶律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奶奶打孙子”。双方你来我往,隔河而望,僵持不下。
这个时候,大辽国的长公主兼护国法师耶律虹儿为了替父亲和丈夫报仇,也从九龙山下山回到契丹。她既是长公主,又是韩家的媳妇,还是当年耶律德光亲封的护国法师,立刻就得到很多人的拥护。无论是述律太后的人马,还是耶律阮的人马,很多部队就开始站在她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