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大战,秦赵骑军对决,秦军阵亡四万,伤两万。赵军阵亡一万,伤一万。看似赵军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此战,其实远没有达到预定的战略偷袭目标,而且飞骑军已然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而秦国拱卫咸阳的最精锐的部队几乎打没了,秦国这一仗是输的很彻底,但是,秦国输得起。此战实为两败俱伤。
蒙武受伤不轻,没有生命危险,咸阳又派了新的主将和拱卫王都的步兵前来支援。
秦国朝堂瞠目结舌、震惊不已。
李牧和乐闲放弃了辎重和大量受伤的战马,带着伤兵连夜撤退至峣关,廉颇老将军依旧昏迷不醒,和李默汇合后,继续撤退至武关休整。
经过军中大夫的检查,廉颇受伤十几处、肋骨断了好几根。经过针灸之后,病床上的老将军悠悠转醒,抓着大夫的手,只说了一句:“回去见我王。”便再度昏迷。军中大夫束手无策。李牧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找乐闲商议。
“将军,我担心老将军恐怕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去邯郸,完成老将军最后的心愿。”
“也只能如此了,没想到壮实如牛的老将军会伤的如此严重。”
李牧命人做了一副担架,可以减少老将军路程上的痛苦,尽管昏迷中也不知道疼痛,让大夫日夜守候在身侧。
秦国,秦魏边境
蒙骜率领大军,解了野王之围后,追击燕军至魏国边境,安营扎寨,陈兵对峙三天,偶尔试探性攻城均被打了回来,五国联军的伤兵加上燕国可战之兵和魏国守军,足足三十余万大军。边境城墙遍插五国旗帜和各国大将的将旗。
中军大帐,蒙骜正在和王陵、王乾商议攻城对策忽见探马来报:宜阳被围,魏国信陵君率领大军驻扎在韩国宜阳之外,大约十万人。各种战备物资,攻城器械正源源不断的从韩国得到补充。
蒙骜大惊,中了信陵君的疑兵之计,魏国边境根本不是联军的精锐。从地图上看联军是要攻打宜阳,从而切断秦军粮草供应,孤立野王。
王陵请命道:
“请大将军给我六万骑兵,去解宜阳之围,定不褥命。"
“不,既然是联军精锐,那六万就不够,本将正愁他们不出战,这下可好,可以一网打尽,任你信陵君诡计多端,经不起我秦军铁骑一战。”
蒙骜自信的说道,随即下令:
“步兵退入野王城,王乾、王陵各率六万骑兵,携带四日干粮跟随本将前往击溃联军,后勤粮草转由野王提供,明日五更发兵。”
“诺。”
野王城做为秦国东出的前哨站,不仅驻兵十万,更是粮草无数,足够数十万大军一年所需,秦国就是有这个实力。探马早已渗透至六国,而六国对秦的了解却知之甚少。
魏赵楚联军所需的物资已然补充完毕,信陵君令楚军沿宜阳和野王之间,搜索秦军运粮队伍,自已则亲自督战魏赵联军攻城。
宜阳城狼烟四起,秦军将士已经很多年没见过有人来攻城了,这么多年向来都是向别人进攻的。
信陵君也不含糊,大军休整两个时辰后,直接下令开打。
联军推动着二十几辆抛石车,那巨大的木轮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滚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随着一声令下,抛石车骤然释放出它那沉甸甸的巨石,宛如天空中划过一道黑色的流星。
巨石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伴随着破风之声,直向城墙砸去。城墙上的守军露出惊恐的表情,他们紧握武器,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这飞来的石头太瘆人了。紧接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传来,不管是城墙、城门,还是城内的屋舍,到处都有被砸中的或大或小的缺口,烟尘弥漫,土石飞溅。
联军士卒们发出欢呼声,他们为这秘密武器而激动不已。抛石车再次装填巨石,准备下一轮的攻击。
士卒们重新调整角度和距离,让每一颗抛出去的巨石让它有应有的作用,首选目标当然是城墙。随着一声令下,抛石车发出怒吼,巨大的石块,借助抛石车的弹力砸向城头。
“轰……轰……”
有的砸在了城墙上 ;有的砸在了城楼上,城楼瞬间崩塌出一个大坑,若是刚好有人在城楼里估计就被砸成了烂泥。
这可是联军集合各家人才,煞费苦心,专门为宜阳订制的超高射程的抛石车,不仅射程远,而且精度高,五国联军的霸气打出来了。
宜阳的秦军被动挨打,虽然死伤不算严重,可是看着那巨石的远程攻击,被压制着打特别难受。守关将领下令重装弓兵回击。
重装弓兵向来称霸七国,沿着函谷关城墙一字排开。弓手往地上一躺,手脚并用拉开巨弓,旁边的箭手迅速装上特制的箭矢,45度仰射,只听一声令下:
“放箭!”
“嗖”
“嗖”
“……”
成千上万支箭矢铺天盖地而来,魏赵联军纷纷举盾阻挡,联军的盾牌本身就不大,无法覆盖全身,箭矢过于密集,躲无可躲,死伤无数,哀声遍野。
怪不得秦军箭阵号称天下第一,这远程武器太过牛逼,再加上城高墙厚,数万大军驻守,的确是易守难攻。
信陵君知道不能这样耗着,随即下令:
“抛石车不动,大军后撤至安全距离,千夫长多带盾牌手,领兵轮流前去操控。待城墙破损再行进攻。”
联军一下子又找回了优势,完美避开秦军的攻击范围,而自已这边士卒可以顶着盾牌通过抛石车不停的远程打击,若是每天投个几百块大石投进去,说不定可以把宜阳城填满了。
秦军守将气的不停拍打城墙,这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冲出去跟联军决战,万一城门一开,破城的风险实在太大。
信陵君知道这城池不是一下子就能拿下,询问身边的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