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老一辈人讲,这世上住着仙人,或是山中,或是林间,或是海外,亦或是云端。若是学得仙家一分手段,这一生便可衣食无忧逍遥自在。
可终究不过是些老人讲的故事罢了,也没听说过哪个学成归来,也就没多少人拿这老一辈的人说的话当那么回事。
在这北部偏东的地界,有一高山,名唤寿春山,老一辈子人就讲过这寿春山里的传说故事。
传说早年间这寿春山本是一座荒山,山间还有奇异的野兽吼叫声,也说不出那是个什么东西在叫唤。
夜里更是传说有厉鬼出没,食人心血,挖人肝胆。更有甚者还说后山有一处专门的地方,头骨堆积成山。
直到有那么一天,一位仙人从天而降,手中宝瓶华光璀璨,刹那之间,寿春山就焕然一新。
至此,寿春山春常绿秋常红,一时间还成为了一处较好的旅游景点。不少人会在秋天来看红叶银瀑。
这故事是越传越远,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有来观景的,有来寻仙的,还有在山脚下摆摊的。
可寻到了最后,除了美景就只得见十数瓦房,和些许耕地、兽圈。
传说中的仙人,哪个不得有几个仙童仙女仙鹤仙宫?这几间瓦房哪里算得仙宫?
这耕地就更不像是仙家居所了,因为山间本就不适合耕种,这里虽有耕地,但面积很小,耕种的东西也很有限,俨然像是一个人隐居的地方,或许这就是哪位看透了世俗在此隐居罢了。
久而久之,那些来寻仙之人不再来此山间,除了一些寻生活的人和一些来游玩的人,来此寻仙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直到最后,此山再无闲人。
可凡事总有例外,此刻的寿春山下,一个稚嫩的男孩跪拜在地,衣衫褴褛满是恶臭,您要是有心去他身上搓一下,随便都能搓下来一颗鹌鹑蛋大小的泥球下来。
他,就是例外!
“跪求仙人收留,引我踏仙途!”男孩的声音不大,却很是坚定,可这群山峻岭之间,却是连声回响都没有。
男孩没有放弃,站起身来往前迈出三步,然后便径直跪下,口中仍喊着:“跪求仙人收留,引我踏仙途!”
随后又是五步一拜七步一叩首,每一次跪拜叩首都会喊一声“跪求仙人收留,引我踏仙途!”,就是喊得声音有些小。
且先不说仙人听不听得到,就这个喊法,山里就是住着人都听不到,声音太小了!
说是喊出来的,可一个孩子喊能喊多大声,更何况在这之前他已经有些时日没有吃顿好的了,慢说是个孩子,就是个成年人三天饿两天,你也喊不出声啊。
男孩就这么三步一跪五步一拜七步一叩首,不知是多少时候。
而此刻的寿春山深处,便也是临近山顶的位置,有一处居所,大大小小十几个瓦房,四周有些简单的农田和兽圈,除此之外就只有两座石台,一座上摆着一副棋盘,另一座上则是一把瑶琴。
此处,便是寿春山中说的人们寻到的那座“仙宫”。
这“仙宫”正是传说中的“仙人”留下的。
准确来说他们不是仙,而是寻仙修道之人,在凡人眼里能够飞天遁地的便称其为仙人,同行之间都称自己为修士,修缘修果、修命修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而此处“仙宫”,便是一个修士的小门派,叫无忧门。
此时的无忧门中,正有两位老人正坐在棋盘两端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