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你今天帮大哥这个忙,改天大哥就去劝劝母亲,让母亲同意你参军。”
已经将原主记忆全部得到的赵括,自然也知道了赵牧的喜好。
赵牧和原主赵括一样,都是军事发烧友,最大的心愿就是上战场。
只可惜,赵母并不愿意儿子上战场。
军事才能很高的赵括,赵母都不放心,更不用说赵括的弟弟赵牧了。
“大兄,这可是你说的,你说话可要算数。”
赵牧一脸兴奋,抬起脚就要出门。
“你们俩这是要去哪?”
赵括一醒,赵母就得到消息,快步就走到了赵括的房间外,正好看到这一幕。
“先把饭吃了!”
赵牧指了指赵大提着的饭盒,不容置疑地说道。
“娘,我有很重要的事情!”
赵括有些心急。
“封君了,娘的话都不听了!”
赵母板着脸,一脸的严肃。
“娘,我们吃,吃完再去也不迟!”
赵牧看到母亲要发怒,连忙拉住赵括,说道。
赵括只得停住了脚步,开始吃晚饭。
饭菜很简单,青菜汤和面饼。
不到一刻钟时间,赵括就吃完了。
“二弟,走了!”
赵括起身,将红木匣子拿在手里,就准备出门。
“武安君,又见面了!”
一名尖嗓子的声音在赵括面前响起。
“唐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
赵括一看,正是把赵括从豫北山地召回的那位,正是邯郸城赵王宫中的舍人唐初。
“武安君不用客套,此番前来,王上特召,赶紧走吧!”
唐初催促道。
“那就走吧!”
赵括直接坐上了府邸门口的马车。
“唐大人,不知道大王召我入宫是什么事情?”
赵括终于从老婆也在这个世界的兴奋中,渐渐平静下来。
“三天后就是大赵三军封赏的日子,大王发愁封赏的事情。”
唐初也没有隐瞒,直接告诉了赵括。
“唐大人,你停一下马车,我去家中拿些东西!”
赵括一听,连忙要下车。
“停车!”
唐初虽然疑惑,但是还是听从了赵括的吩咐。
赵括想得很简单,不就是论功行赏吗?
看谁的战功高,就给谁封赏多吧!
约莫半刻钟后。
赵括手里拿着两只竹简,身后跟着的十几名仆人,也是人手两只竹简,将这些竹简放在了车上。
“武安君,你这是?”
唐初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