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众将,前来议事!”
白起刚刚回到大营,就将长平的将领全部召集了过来。
“此战我们拿下了整个上党郡,但是没有削弱赵国的战力。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是攻取邯郸,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白起扫过众人,这里一共站着六十多名将领,整个秦国一大半的兵力都在这里。
“赵国邯郸城南面有绵延百里的赵长城,我军应该正面牵制赵军主力,主力走晋阳,过井陉关,从北面攻入邯郸。”
一位名为蒙骜的年轻将领出列道。
“蒙将军说得对,当年智瑶带着晋国大军,攻打邯郸三年,都没有拿下来。
我军如果正面进攻邯郸,会被赵军拖死的。”
另一名将领说道。
“我也赞同蒙将军的打法,虽然赵军还占据着百里石长城,但是晋阳和井陉关距离百里石长城太远了,赵军想要救援也来不及。”
王龁也是这样想法。
“众将还有其他的进攻路线吗?”
白起看着众人,每次大的战争,白起都会聚将商议。
在古代没有科举,没有军校,这种聚将商议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将才。
王龁、白起都是这样被提拔起来的。
“蒙骜听令,命你统帅枪盾兵两万、大戟兵两万、脚弩兵一万、床弩兵五千、弓箭手五千,共计六万精兵,携带半个月的墩饼,尽快攻占井陉,待我军正面与邯郸南面长城对峙时,趁机攻入邯郸。”
白起下令道,这是长平所有的成品军粮。
“诺!”
年轻的蒙骜终于有机会独领一军了,蒙骜原本是齐国人。
但是在齐湣王时发生了六国伐齐,从此齐国一蹶不振,蒙骜也失去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只能前往秦国谋生活。
再说回白起。
之前之所以没有同意北上取晋阳,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将领,现终于发现自己手下还有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年轻将军蒙骜。
虽然赵括以及赵军都知道秦军的统帅是白起,但是白起还是不能打起自己的旗号。
只要打起白字大旗,韩魏楚必然会出兵,这三国对白起的恨意,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在伊阙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在鄢城水淹楚军数十万,在华阳斩首魏军十三万,在黄河淹死赵军两万,在陉城斩首韩军五万人,总计超过五十万人。
“王龁听命,命你统领除野王城附近四万我王亲军外的三十万精兵,以最快的速度攻到安阳。”
“诺!”
王龁声如洪钟,兴奋异常。
“辎重军将领听令,限辎重军在五日内全部撤离长平,留十万精壮据守天井关,其余辎重军返回野王。”
白起看着最边上的辎重军几位将领道。
“诺!”
这一命令让很多秦军将领都是疑惑不已,白起也没有办法。
辛苦了三年,终于夺下了长平,但是赵军却没有阵亡多少。
前期廉颇统帅的时候阵亡了五万人,下军傅众的五万人,再加上赵括第一战阵亡了近一万人,共计十一万人。
但是赵军主力还有三十八万之多,并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蒙骜得到军令后开始点将,从整个秦军中,抽走了最精锐的六万人,以五千人为一队,分批次北上。
白起叫住了蒙骜,在耳边说了几句,便让蒙骜离开了。
“我老了,大秦的未来只能靠你们了,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白起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嘴里呢喃道。
六万人是普通将领和统帅的分水岭,一般的将领统帅五万就是自己的极限了。
六万人需要考虑到协同作战,而在古代通讯的不便,导致命令下达会有不及时,如何预判指挥,发挥出大军团的优势,这是一门复杂学问。
“君侯,蒙将军的六万人已经全部出发了。”
王龁看到白起一动不动,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