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转身看向身后小东仓河谷。
远远看去,小东仓河谷的人变得如同蚂蚁大小。
在赵括的眼里,小东仓河谷的两军只是不同颜色的蚂蚁。
河谷南面有几大片的红色蚂蚁,红色蚂蚁的南面则是小片的黑色蚂蚁。
黑色蚂蚁却是不断向着红色蚂蚁逼近。
要是有一台望远镜就好了!
这是赵括的第一想法。
也不知道自己这个系统,能不能奖励一只望远镜。
想想系统的名字……
坑爹的种田签到系统啊!
另一边焦急等待司马靳将军还在等待着。
“报!”
“下面的赵军什么情况?”
“我们在距离声音一里的位置处,发现有近千人扛着锄头和竹筐的赵兵,忙碌着。”
“赵军真是异想天开,想要开凿出一条山路,打破故关的封锁,哈哈哈!”
司马靳开怀大笑,下方的山石都是最坚硬的峭壁,就算有很多利器开凿,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敌方的主帅是不是一位年轻的将领?”
司马靳突然思维跳跃性地问道。
“将军猜的没错,正是一位白面无须的年轻统帅。”
黑衣黑甲的士兵,轻声答道。
“那人定是名气比实力大的赵军统帅赵括,迅速给空仓岭传讯。
就说:故关山道突现一只五万人的赵军,靳已将其拖住,故关暂时无忧。
另五万赵军主帅疑似赵括是也。”
司马靳将自己这边的情况迅速交给传讯兵。
古代传讯就三种,一是马,二是人,三是鸟类。
但是从故关到空仓岭秦军大营,除了山路还是山路,马自然是不行的。
鸟类的话就更不行了,鸟类只有长期在一个地方待着,才能有传信的功能,所以只能用人来送信。
再回到战场的中心,小东仓河谷。
下军将扈纲在秦军突袭大粮山的第一时间,就让虞胡亲率五万人去搭建浮桥了。
虞胡将五万人分成三组,第一组伐木,第二组将木材运送到河边,第三组负责编织浮桥。
而此刻秦军的两支骑兵,风驰电掣般朝着小东仓河谷冲来。
丹河防线上由于兵力集中在上游和中游,扈纲已经向小东仓河谷北边的上军发送了求援信号。
“上军都尉姚烦,命你率领五万步兵,速去接应河对岸的下军扈纲。”
上军将肥诚看到河对面下军扈纲的求救信号,迅速下令道。
“也不知道军帅去哪里?难道还在韩王山?”
肥诚对于赵括提前下令下军辎重部队撤离,还是有些奇怪的。
“军将,不是都说马服子,血气方刚吗?这次的表现却是完全不是如此!”
上军司马贾院也是有些狐疑。
“不要妄议军帅!”
肥诚脸色一凝,责备道。
“军将说的是!”
上军都尉姚烦指挥这五支万人步兵方阵,迅速朝着连接南岸的那座桥跑去,带去了一阵灰尘。
小东仓河上的两座桥的辎重部队行进的速度快了很多,但是依然跟不上秦军杀来的速度。
秦军的两支骑兵,其中一支被傅众率领的五支万人方阵挡在了下游桥以南。
这五万人只有南面头两排是有盾牌和青铜戟的,里面有一万下军正规军。
其他的都是辎重部队,他们很多人手里都没有正规的兵器,拿的只是普通的木枪。
而另一支2500人秦国骑兵队伍,在五个万人方阵将要封住的瞬间,冲了过去,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朝着上游桥冲去。
他们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毁掉上游桥,断了这些辎重部队的退路。
“传令上游桥的两万辎重部队,迅速撤离出上游桥,给北岸的援军空出一条路。”
扈纲向身后的旗令官道。
秦军2500人的骑兵队伍,如虎入羊群,将这两万辎重部队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秦军这支五千骑兵是从哪里来的?”
扈纲至今都没搞明白秦军这五千骑兵怎么出现的。
丹河壁垒有两层楼高,骑兵是不可能从对面直接过来的。
难道是从丹河防线下游的圣佛山绕过来的?
步兵是骑兵的克星,而赵国步兵没有配置如同秦军那样的七米长枪,再加上秦军骑兵所配备的手弩。
赵国步兵几乎是毫无办法,更何况是辎重部队。
“大家不要怕,将马车围成一个圈,所有人呆在圈内。”
辎重军的万人将迅速下令道。
两万赵兵新兵蛋子在万人将的命令下,迅速地将马车围成了一个圈。
秦军2500人骑兵见到这个阵型,绕了两圈就离开了。
他们的方向是上游桥,此刻的上游桥上,已经有上千名北岸援军过了上游桥。
“结阵!”
姚烦大喝一声。
接着千人赵兵开始结阵,前方刀盾兵,中间枪兵,后方弓箭兵,最中间是戟兵。
“推进!”
姚烦就在这个千人队的中心。
整个方阵缓缓向前。
2500秦国骑兵,绕着这个方阵转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