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感,荀攸便叹道:“能在此地读书,当不负于人生了。”
听了荀攸的感慨,陆毅道:“正是如此,所以,书院招收学生,是很严格的。非通诗书明一经者不取。”
陆普道:“正该如此。”
“只是,那平民子弟又该如何呢?”见陆普这么说,顾雍便问道。
“呵呵,元叹多虑了,如今晋阳各处,已经兴办了很多蒙学堂,专收十岁以下的幼童,教以诗书。等蒙学堂读完,便可入中级学堂了,学习儒家经典和诸子文章。等中学堂再学完,才可以到书院来深造。如此分出等级层次,便不会乱了大局。”听了顾雍的疑问,陆毅便解释道。
陆毅说完,国渊便道:“主公此法甚好,只是晋阳都是贫苦之民,恐怕没有钱粮来供奉子女读书。”
陆毅道:“我也有些担心,所以,我会先让百姓们送子女入学,钱粮可以在秋后补交。”
听了陆毅的话,国渊道:“主公仁义,古之未有。”
陆毅道:“身为地方官,当造福一方百姓,不过,以后可就要麻烦你们来这里讲学了。以后,我也会陆续编撰一些教材的。”
一听陆毅这么说,众人都连忙称是。
从书院出来,一行人便来到了军校。
到了军校,陆毅便对军方的众臣道:“以后,你们可就要到这里来当教官了。”
沮授授道:“只怕我等才疏学浅,误人子弟。”
陆毅道:“无妨,我亲为校长,亲自压阵,应该不会有什么纰漏的。以后,这里就是我们培养中下级军官的基地了。”
说完,陆毅便领着众人在军校里面转了一圈,参观了一下各个场地和教室。每到一处,众人无不暗暗称奇,甚感新鲜。
从军校出来,众人又参观了技校和医院。
见到如此新奇的设想和布局,又经过陆毅精心的一番解释,众人终于理解了陆毅创办技校和医院的初衷。由此,众人不禁对陆毅再一次搞起了个人崇拜,而对于陆毅四个终身大元老的任命,也就自然没有再说什么了。
参观完以后,众人又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生活。
而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斗,郑浑终于把十二营士兵的兵器打造完了,而晋阳众将的铠甲和兵器也完工了,只是士兵们的铠甲尚需几日才能完工。
而在张飞的努力下,五千匹军马也到位了,而陆毅等人,也都各自有了自己的战马。
为了表彰苏双和张世平的功劳,陆毅便成立了晋阳商会,由他们任正副会长,负责一切对外商务事宜,同时也负责刺探情报,挖掘人才等事务。
于是,陆毅便把赵云太史慈徐晃,还有张辽高顺的五营兵马装备为骑兵,当然,陆毅又赶忙让郑浑打造马鞍马镫和利于劈砍冲刺的马刀。
又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一切都已经就绪了,而经过十余日的训练以后,士兵们也都已经熟知了一些基本的阵法。并且,军中的一些基层军官,也都在军校接受了陆毅的几次洗脑。
于是,陆毅便打算举行一次简单的阅兵,一展军容军风。但是,一个人的到来,却让陆毅搁浅了阅兵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