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红楼之江山如美人,铁骑踏河山 > 第89章 神京纸贵

第89章 神京纸贵

话说,为何林安宁也能有几分风流才子的名号呢。

要知道,虽然他也曾认真学文,但到底只是浅浅学了几年,更多的接受的职业军将的将门教育。虽然也能偶尔作几句诗,写几篇文章。

但和那么多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数十载,千军万马过会试的顶级八股文人相比,那个差距还是很大的。就算是和荣国贾府后宅中文采最差的金钗迎春相比,也是有所不如。才情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具体举个例子,要是和林黛玉相比,那林黛玉就好比是中秋佳节的天上圆月,而他林安宁,可能就是需要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微弱星光吧。

可架不住林安宁他是穿越者啊。这个世界从安史之乱开始就转了个大弯。宋朝没了。那么许多宋词自然没有出现。说实话,他能忍得住平时没有随便乱剽窃宋词,已经可以算是个君子了。

事情是这样的。时值中秋佳节刚过,京城的文人也经常出现在青楼楚馆、酒楼、教坊司等交际场所之中聚会。文人嘛,自然是瞧不起武人的。同样的,武勋家族出身的大爷们,往往也看穷酸文人不顺眼。

以往嘛,大家都是混神京地界的。往往都是相互熟识的。相互之间,见了面,难免会互相敬酒一杯。说几句场面话。不过这和平的一幕,也就只能维持到喝多了之前。

而林安宁虽然也能喝点烈酒,但却不是个海量的。毕竟,锻炼的少嘛?用贾珍的话说,酒精沙场也是需要实战锻炼的,你喝的少,酒量怎么能增长。

那日,樊楼花魁、清倌人,李行首和广云楼的花魁魏行首联手教坊司两位花魁林妙音、谢芳姿举办一场诗会。

身为朱紫高门的贾珍虽然自知文采不行,但是也不想错过一睹芳容的机会。毕竟樊楼和广云楼的花魁自已摸不着,教坊司的花魁总能肖想一下的。于是就拉着四王八公十二侯家交好的子弟和表弟林安宁,去了樊楼之中赴会。

这场盛会,年轻文人来了不少。毕竟李行首和魏行首都是有名的不卖身的清倌人,最爱才华横溢的年轻俊杰。

文人啊,酒量往往也不怎么样。虽然林安宁也强不到哪里去。

这年轻人啊,往往喝多了就想找个软柿子捏下,尤其是佳人当面,更是人人想争做那开屏的孔雀。

于是有人就挑衅到武勋子弟头上了。

礼部右侍郎程家的公子喝多了,为博佳人一笑,就硬是要找贾珍一行人比试下文采。

依着贾珍等人的性子,本来是准备嘴上说不过,直接动手打一架的。这也是对他们往常的办法。哈哈,谁叫大户子弟出门大都带着家丁呢。

虽然对面高官家的子弟也带了家丁。但下面奴才打架,一般不会主动伤害主子们。

而且,今天他们这边有林安宁啊,堂堂超品冠军侯,出门直接带了两名着甲亲兵。贾珍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打起来不吃亏。

可偏偏那一日,林安宁已经喝醉了。遇到有来比试文采的。直接大庭广众之下,吟了一首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也是应景,中秋之后,天气可能逐渐转凉,容易引发一些愁绪,此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那种孤独、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啊。宋代以来千古第一女性词人。这首词一出。现场的年轻文人纷纷折服。虽然有人质疑林安宁文采,怀疑是否请人捉刀。

可当时林安宁已经喝醉了,放浪形骸下,吟完这首词,又一口气灌了杯酒,就直接醉倒了。

无法验证文采真伪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没胆子去惹这位正当红侯爷的虎须。反而纷纷称赞,冠军侯酒醉之际仍然记挂国家大事,为国忧愁,才有了这首佳作。替他完美的解决了一切。

第二天醒来,林安宁发现,自已竟然光溜溜躺在不认识的女子香闺之中。旁边还躺着一名软若香玉,温暖可人的绝色美女。定睛一看,可不就是樊楼最出名的花魁、号称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李行首,李香凝。

初时,林安宁还觉得这可真是离了个大谱。怎么莫名其妙的,一觉醒来,就发现身边有这么一位,号称词萧双绝的神京当红清倌人。而且樊楼李行首昨晚竟然好像献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