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凛冽的寒光,低沉的声音在空气中弥漫:“一旦李承乾离开,我们就假装败退,通过那座魔界浮桥迅速撤向土门关,绝不能让他们把脏水泼到我身上!”</p>
“如今去土门关,联手李恪,或许还能有机会洗清罪名,重振军威!李承乾绝不会容忍我存在于大非山!”</p>
王崇基心中震动,大唐勇士的荣誉感何在?</p>
这一战,他只见证了大唐皇者的无情!</p>
争夺功绩,推卸责任,相互指责...</p>
李泰又下令:“速派精兵,抢占中路大唐军队的后路,切断我们的归途!”</p>
“臣遵命。”王崇基口中苦涩,沉重地领命。</p>
这可能性,李泰能猜得到吗?</p>
确实有可能。</p>
拂晓时分,李承乾的先锋部队收到消息,李泰已夺浮桥逃走,叶谷浑兵马分进西路,杀气腾腾而来。</p>
“将军,眼下该如何应对?”李承乾惊慌失措。</p>
侯君集咬紧牙关:“太子,我们必须脱离大军,率少量亲卫潜入丝绸之路,直奔高昌!从那里重返大唐!”</p>
原本的计划是在大非川牵制住叶谷浑援军,还有一线生机。</p>
如今,希望彻底破灭。</p>
李承乾的脸色瞬间苍白,望着两万筋疲力尽的士兵,他能弃他们于不顾吗?</p>
李承乾的脸色阴晴不定,犹豫不决。</p>
“侯将军,难道没有别的选择了吗?”他问。</p>
侯君集摇头:“还有一个办法,领军前往积石山,投奔吴王。只是,现在的土门关恐怕不再安全。”</p>
久经沙场的侯君集深知形势。</p>
他对土门关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只知道在大非川被攻克时,李恪已占领了关隘。</p>
但他记得一个情报——吐蕃陈兵百里之外。</p>
以他的经验判断,一旦松赞得知消息,定会发起攻击。</p>
“太子,将军。”</p>
刘仁轨开口提议,“不如让我率军吸引敌军向土门关撤退,将军带精兵直奔高昌。”</p>
“太子和将军前往高昌寻求援兵,反攻叶谷浑。”</p>
李承乾闻言,眼中一亮,转向侯君集。</p>
侯君集凝视刘仁轨,点头赞同:“这个办法可行。”</p>
“仁轨,我希望你到达土门关后,最好不受李恪的指挥。若做不到,至少...算了,按你说的办吧。”李承乾欲言又止。</p>
刘仁轨领会了他的意图。</p>
李承乾是要他取代李恪,就算失败,也要让李恪狼狈不堪。</p>
这一仗,李恪风光无限,太子则颜面尽失。</p>
“末将明白。”刘仁轨大声应道。</p>
接着,李承乾在侯君集的带领下,带领一百精兵,悄悄脱离大唐军队,朝西北方向疾驰而去。</p>
刘仁轨目送李承乾离去,他不敢与太子同行。</p>
此次出征,他的罪责重大。</p>
李承乾、侯君集等人身份非凡,即便受罚,顶多是丢官免职。</p>
他若遭责罚,怕是难逃一死。</p>
他必须保住剩下的大唐军队,如果能在土门关夺得指挥权,立下战功,或许能抵消罪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