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继位次年,改国号为康盛。
大安建国并不久,战乱会损毁很多东西,也会死很多人,国家无人,便无法壮大。
因此大安一直都是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先皇还在世的时候,就曾下令多多生孩子,但是结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在贫穷的乡下,更是不用下令,每家每户都会想着要多生孩子,特别是男孩子。
男孩是劳动力,将来能让家里富裕起来,因此重男轻女的状态很是严重。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就没有人才,那么经济就跟不上,最终导致没有足够的银子去支持打仗。
小皇帝和墨准都想收复以往大安丢失的城池,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蛋疼的。
康盛二年,一系列政令下达至大安每个角落。
鼓励老百姓努力生孩子,家中超过五个孩子的,无论男女,家中不仅可以免缴赋税十年,从第六个孩子开始计算,更是会按人头开始发放一定的奖励生育银,同一个生母也能得到一定奖励。
近亲三代内不准通婚,如有违背,揭发者可到当地官府举报核实后领取赏银。
对内兴修水利,鼓励老百姓开荒发展农业,并且发现新的农作物若是可以食用,更是能得到额外的嘉奖,对外开通外贸,促进经济贸易。
重用人才,举贤不避亲,规避科考的弊端,破例提拔一些特殊人才,让真正的有才之士得以出头为国效力。
……
一系列的政令下达之后,老百姓是第一个得到实在利益的。
当下打骂婆娘的少了,虐待儿媳的少了,溺死女娃的也没了,社会风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康盛五年。
苏宁月儿看着今年新统计上来的新生儿数据,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弧度,是满意的弧度。
风光霁月的墨准在她对面坐着,见她这模样就心里有谱了。
伸手替她添了一杯茶水:“看来今年的数据很可观?”
苏宁月儿点头,合上账簿:“自从政令下达之后,各地官员每年的考核十分严厉,若是他们管辖的地方没有达到人口数量增长的要求,可是要被罚钱的。”
谁愿意和钱过不去呢?
这绩效摆在那里,哪个地方的官员不想考核过关做出好成绩以便于官升一级?所以都铆足了劲地在盯人口繁殖这一块。
墨准点头:“你这种绩效管理政策特别好。”
他还和小皇帝把这种绩效管理政策用在了其他地方,同样很是奏效,那些拿着俸禄的人再也不会得过且过了,要是不努力,可是会被干掉的。
“你说得不错,人的头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当摆设的。”墨准笑道。
苏宁月儿点头,谁说不是呢,古人的智慧可是很高的,只不过有些官员拿着俸禄不办事,这可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了,这样的人,可不配继续当用。
你不行可以,那就让路给行的人,所以当代官员感受到小皇帝的铁腕之后,个个都绞尽脑汁地只想干正事,毕竟干了正事被越级提拔的大有人在,个个都眼红着呢。
这一番下来,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反而少了许多。
皇帝的这种选人才手段,让很多寒门之士看到了希望,也让那些大世家受到了威胁,曾有世家想要反抗,被皇帝毫不留情地干掉因此退出了世家之列。
当然,世家也想着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只可惜被小皇帝以各种利益各个击破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从摄政王妃那里学到的,小皇帝受用得很。
第一个被毫不留情干掉的世家大家有目共睹,再者,也的确如小皇帝所说,别人寒门子弟什么资源都没有都能出头,你们世家那么多资源怎么就不能培养出来一个国家栋梁了?
还和人家寒门学子抢名额,脸呢?
这是大实话,因此世家都去培养自家下一代了,哪里还有时间去和皇帝掰手腕。
只要下一代有能力,自家这百年世家的名头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短短三年,新生儿的出生率已经是年年在创新高,如此下去,十年后,大安就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状态了。”
“休养生息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甚至要经历好几个皇帝才能达到一个可观的状态。”
这是至少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一个状态。
墨准眉目含情地看着苏宁月儿,纵使成婚已经几年,他也还是看她不够。
“要是没有你的出现,大安不会有目前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