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您别气坏了身体。”
身边的宫女内侍,都上来劝慰着高太后,只是怒火中烧的高太后,哪里是那么容易被劝阻的。
“滚,都给本宫滚。”
上气喘不上来的高太后,抚着胸口,强压着内心的怒意,“我就不明白,新政,新政,除了推行新政,大宋就没别的办法了吗?”
“仁宗失败了,我那好孙儿的父亲,我的好丈夫,都没有推行下去,他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推行的了新政。”
新政触及到的利益根深蒂固,又怎么会是一个小皇帝,能够轻易推行下去的呢。
“娘娘,必是有人在官家面前进谗言。”
一名内侍的声音响起,“那曹正淳,恶意的联合向家兄弟,对于您发难啊。”
“天子仁孝,想必只是受人蒙蔽,如今天子得大行皇帝在天庇佑,若是要真推行新政,大臣们也阻拦不了。”
现在,对于高太后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高家和雍王勾结的问题。
因为牵扯到了赵氏皇族最为在乎的谋反,谋反大案牵连甚广,就看皇帝要如何判处高家兄弟,清算高家了。
“让皇帝来见老身。”
经过内侍的提醒,高太后很快就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惊慌的神色。
她倒下不要紧,但是牵扯到高家的话,一时间高太后也手足无措。
赵煦不知道高太后,因为高公纪两兄弟的事情,愁眉不展。
对于赵煦来说,治大国如同烹小鲜,掌控这个世界比起历史上更加复杂的武侠宋,赵煦也更加花费心思,投入对于大宋的全新变革当中。
赵煦的注意力,也在检验着如今实施的新法,在考虑废除哪些不合时宜的,同时颁布一些新的条例。
不过,在那之前赵煦得见一个人,那就是种师道。
种师道,出身于西军名门种家。
对于赵煦来说,种师道是他暗中培育的武将人才,对于他掌控西军,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拜见官家。”
种师道在进入大殿的时候,就当即朝着赵煦拜道,“不知官家,急召我来有何要事?”
“种将军请起。”
让种师道起身,赵煦不由得一笑,“这次召将军过来,无非是想要了解一下西军的情况。”
种家在西北,为了大宋呕心沥血,靖康之变的时候坚决抗金,让大宋组织防线对抗金人,但宋钦宗可不听他的,以至于悲愤交加而亡。
对于这样的一位良将,赵煦还是有好感的。
他也在考虑如何更好的变革军制,加强自己对于军队掌控的同时,普及基因原能修行法,批量制造一批学徒阶的军队。
那样的话,横扫天下完全没有问题了。
同时,位于仁宗朝。
明道二年,三月。
对于赵祯来说,这是他历史上真正亲政的时候。
当真正的走上皇帝的位置,赵祯才明白当皇帝到底有多辛苦,而且朝廷那些的勾心斗角,却是让赵祯有一种无力感。
“范仲淹。”
圈出了范仲淹的折子,赵祯考虑了许久,“让范仲淹重新主持庆历新政的话,朝廷的一些不听话的官员,就得换一拨。”
“只是,吕相公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