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 > 第21章 浴血战江东

第21章 浴血战江东

在赫文兴献出海澄投诚后,郑成功将下一个夺取的目标对准漳州府的长泰县。

1652年正月初十,当春节洋洋喜庆的鞭炮声刚刚消褪时,郑成功又马不停蹄亲率大军进入江东,派遣各镇进攻长泰县。

鉴于辖下县城一个接一个失守,漳州府不敢掉以轻心,派遣骑兵、步兵数千人前往增援长泰。

正月十七日,清军援军在溪西遭遇到郑军部将甘辉指挥的亲丁镇与礼武营,当时清军来势汹汹,仗着人多势众的优势,先甘辉的部队发起进攻,郑军寡不敌众,初战失利,被迫向后撤退。

稳住阵脚后,甘辉开始对清军实施反突击,大督阵王孔严令官兵奋勇前进,退却者格杀勿论,总指军甘辉亲冒清军枪矢,杀入敌阵,身中两箭,礼武营营官陈俸不甘示弱,也冲入敌营,在箭雨中身中四箭,裹创犹战,亲丁镇副将欧斌勇不可挡,连续斩杀清军两名骑兵将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不怕死,亲丁镇前锋营将陈震、总班曾猛见敌众我寡,心有怯意,引兵后退,当即被大督阵王孔枭首示众,其余人马无不惊骇,重新返回战场,浴血奋战。

清军几时见过这等坚强的南明军队,最后在这一场意志力的搏斗中最终败下阵来,狼狈而逃,在渡水之时,被郑军赶上,杀得尸横遍野,溺水而死者尸体浮江。

这次失利令漳州府的清军将领大惊失色,于二十三日,再度出动数千人马,驰援长泰城,郑军将领王秀奇率戎旗镇官兵,给来犯之敌迎头痛击,清军再度狼狈而逃,无奈之下,漳州总兵王邦俊只得向浙闽总督陈锦求援。

此时长泰被围十余日,郑军缺乏攻城武器,在攻城战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久攻不下。

郑成功的大本营设在长泰城东的石高山,他见久攻不下,下令就地制造云梯等攻城器械,长泰城被郑军团团包围,但是长泰城墙颇为坚固,一时间要攻破并不容易。

二月初二,郑成功再度亲自督战,严令破城。

郑军如潮水般向城池发起猛攻,但是守城清军亦相当顽强,凭借厚实的墙城拼命抵挡,郑军伤亡惨重,游兵营的营将吴世珍身先士卒,奋勇踏着云梯登城,不幸被清军的火炮击中身亡。

郑成功见强攻无法奏效,只好下令继续围困,同时与诸将商议破城办法,最后决定采取挖掘地道、爆破城墙的方法。

二月中旬,王秀奇率戎旗镇官兵从长泰北门一处高地处,开始挖掘直通城内的地道,郑成功派出神器营一位名叫洪善的火器专家专门协助。经过半个月的辛苦挖掘,终于挖掘出一条通往城内的地道,火器专家洪善在地道下埋设地雷。

正当此时,一支更加的强大的清军援兵正昼夜疾行,赶赴长泰城。

郑成功在福建南部的咄咄逼人的攻势,令闽浙总督陈锦坐卧不安,他亲率骑兵、步兵共计数万人紧急南援长泰,前锋已经进抵同安。

郑成功当即下令,将地道内的地雷引爆,如果能炸毁长泰城的城墙,马上对城堡发动总攻,如果不能炸毁,则放弃进攻长泰,回师与陈锦所率领的闽浙两省援军决战。

三月七日,地道内安置的地雷被引爆,“轰\\"的一声巨响过后,被炸飞的土石漫天飞扬,尘埃落定后一瞧,长泰城墙被炸倒了没有?并没有,很可惜,地雷安放的位置不太精确,与城墙有所距离,城墙没有受到损伤。郑成功当即实施第二套战争方案,从长泰撤兵,准备迎战陈锦的数万大军。

长泰攻城战的失利,再次暴露出郑军在攻坚战中的弱点,即便如此,郑军的\\"打援\\"上仍然取得了胜利,两度挫败清军的援军,这使得闽南的抗清热情进一步高涨,一支数量数千人之多的闽南抗清义师前来投奔郑成功,郑成功将其隶入水师前军张名振管辖。

此时的战场形势不容乐观。在郑成功先后夺取漳浦、诏安、海澄、平和之后,清军大举入援,除了浙闽总督陈锦亲率数万人前来之外,清军还动用了南部的广东潮州以及闽西汀州两路人马,在海上则动用原郑彩部将、叛降清军的蔡兴、章云飞的海军。

这样,北面有陈锦的主力清军,西有汀州清军,南有潮州援军,东面海域有蔡兴、章云飞的水师,郑成功的部队陷入清军四面围攻的困境之中。

面对这种情况,郑成功沉着冷静,他以沈明、沈奇率护卫左镇、护卫右镇屯驻于诏安,以抵挡南面潮州的清军;以黄兴为总指挥,率中权镇、护卫前镇以及英兵营等驻守于南靖、平和,对阵西南汀州的清军援军;以黄大振率援剿前镇截击从泉州港出发的章云飞的清军水师,并派陈六御率北镇官兵与信武营驻守海澄,以防清军水师的突入。郑成功则亲自统率其余部队,进驻漳州江东桥一带,迎战由陈锦统率的清军精锐部队。

郑成功的果断回师,使他赢得了时间与主动权。

郑军在野战上的能力,要远远超过攻城战,郑成功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几乎都是在野战中取得,这与郑军严苛与有效的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三月八日,郑成功巡视了江东周边的地形,并安排了相应的军事部署。江东桥位于同安通往漳州的必经之路上,这样既要迎战驻扎在同安的陈锦清军,又要提防漳州清军在后侧的偷袭,所以郑成功做了精心的战斗准备。

郑成功设置了一条弯月形的防线,这条防线以戎旗中军营为中心,两翼向前延伸,左翼有甘辉的亲丁镇、陈俸的礼武镇,林胜的援剿左镇,万礼的前冲镇,陈埙的正兵营,右翼有援剿后镇、右冲镇、中冲镇等。其中甘辉的亲丁镇与陈俸的礼武镇由于在长泰战役阻击清军援军的杰出表现,被郑成功置于阵地的最前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