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奇城动乱的第一把火,究竟是谁点燃的,实在是无从追溯。
因为混乱,几乎在一瞬间就扩散到了整个城池。
武装起来的百姓们互相指责对方是叛徒,然后互相攻打。
接下来又和守卫城池的曹军打,又和太守张特的亲卫打。
而曹军将士中厌恶张特的,乘机向张特的亲卫下黑手。
然后支持张特的曹军将士,和厌恶张特的曹军将士,也互相指责对方,然后打作一团。
熊熊火光照亮了夜空,伊籍下令发动总攻。
什么围困一百天然后投降,从一开始伊籍就没把它当真。
城墙上的哨兵发现了伊籍军的异动,吹响了号角。
但城里的喧闹掩盖了号角的声音,互相攻伐的士兵和百姓们,没人在乎城墙的归属。
伊籍军一个冲锋就拿下了城墙,然后打开了城门。
伊籍却没让士兵们加入城中的混战。
他让将士们沿着城墙攻占四方的城门,然后全部打开。
再让士兵们在城墙上大声呐喊,引导城里的曹军将士和民众们离开。
手提两把短剑,第一个冲上城墙的丁奉,提醒道:
“大人,不做区分就放走所有人吗?
“敌军高级将领或许会混在民众中逃走!”
伊籍道:“这些人都杀红了眼,怎么甄别?
“只要一拦,他们就会向我军挥刀。
“如今胜负已定,没必要再让我军将士冒生命危险。
“都放走,就算混有敌军高级将领也无所谓。
“我能打败他一次,就能打败他两次、三次!”
丁奉佩服道:“大人对将士们的关爱,就像父亲关爱儿子一般。
“这样的统帅,是值得将士们与之同生共死的!
“而大人的自信,就是将士们的脊梁。
“相信跟着大人,我们一定能百战百胜!”
到天明城中动乱平息,伊籍军清扫战场,发现了太守张特的尸体。
他是背后中刀死的。
正所谓天道缺一,但留一线生机。
张特不给逃兵留条活路,现在,别人也不会给他留活路。
伊籍夺下匡奇城后,打通了长江到淮河的水路,大军随时能抵达淮河一线。
位于淮河以南的广陵诸县,没了后路,便纷纷投降。
随后,伊籍派快船溯流而上,联系寿春的庞统和张辽。
再派战舰巡逻。
于是,整个淮河南岸联为一体。
司马懿得到消息,取消了曹爽原定的三十万大军南征计划;
他命令司马师带领十万禁军,前往广陵以北的青徐两州,加强防范。
又命令司马昭带领十万大军,前往长安防守。
胞弟司马孚诧异道:“伊籍攻略广陵,威胁青徐。
“我担心子元(司马师)抵挡不住。
“哥哥为何还要分兵去西边的长安?”
司马懿道:“有伊籍为榜样,西边的汉军肯定会蠢蠢欲动。
“尤其是蜀地的诸葛亮和陇西的姜维,他们一定会乘机攻打长安区域。
“但秦岭运粮不易,陇西土地贫瘠。
“这两路敌军受军粮限制,必定来势凶猛却不能持久。
“我预先派大军防御,就能让他们无功而返。”
司马孚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