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乱世:从氪命召唤赵云开始 > 第179章 白莲教(求订阅)

第179章 白莲教(求订阅)

“没错陛下,白莲居士创立白莲忏堂是净土宗的一派,崇奉阿弥陀佛,与净土宗大致相同,要求信徒念佛持戒,以期往西方极乐净土,不过白莲忏堂又与净土宗大不相同的是,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入教,可以在家出家,不剃发,不穿僧衣。”

听了沙古质一番介绍后,苏云微微颔首。

这个白莲教就是他认知中的白莲教,信奉八字真言‘真空家乡,无生老母。’

不过此时的白莲教,还算正常,他们还是净土宗的分支,但若是不加以管制,恐怕会在民间变得畸形。

不再信奉阿弥陀佛,而是信奉无生老母。

在他们的教义里,无生老母是派燃灯佛、释迦摩尼佛、弥勒佛下界统治人间。

茅子元鹤发童颜,看起来仙风道骨,跟当初苏云遇到的左慈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身上多了许多人间气息,也就是世俗气。

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感觉像是一个功利的传教士。

果然见到苏云的茅子元脸上立刻露出惊喜之色,打个稽首寒暄几句后,便开始迫不及待地推销起自己写的几本著作:《莲宗晨朝忏仪》、《净土师门告诫》等。

“陛下,贫僧曾听闻左慈大仙下凡传授给陛下清纯长生不老法,本来小僧还半信半疑,今日一见陛下龙颜,才知往日传说竟是真事!”茅子元目光炯炯地盯着苏云,眼神炽热,仿佛能喷出火来,好像恨不得贴到苏云身上去。

苏云听了茅子元的话,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之色,他沉声道:“你觉得朕应该老了?”

茅子元听到皇帝的质问,心中一紧,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但他反应迅速,立刻赔笑道:“陛下息怒,小民绝无此意。陛下正值壮年,且有养生之道,看上去犹如青年一般,精神焕发。”

见皇帝脸色稍缓,茅子元赶紧转移话题,指着桌上的书籍说道:“陛下,这几本都是小民所著,记录了小民多年来对佛教的研究和修行心得。根据小民多年的观察,若有人按此书中的方法修行,可以延年益寿,保持青春数十年之久。”

苏云拿起其中一本书,翻开看了看,发现里面确实记载了一些关于佛教修行的方法和心得。

他沉思片刻,然后放下书,认真地看着茅子元说:“朕明白你的意思。但按照大明的宗教法规,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创立教派或教会。你既然属于净土宗的分支,就应该受净土宗的管辖,不能私自外出建立教会,更不可随意传教。这些规定你可清楚?”

茅子元听了皇帝的话,心中大惊,急忙回答道:“小民明白,一定遵守朝廷的法规。”

他原本以为可以得到皇帝的支持,没想到却被拒绝。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不敢表露出来,只能恭敬地回应。

随后,茅子元匆匆离开了后宫。

茅子元的事情已经过去,但苏云心中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他不禁开始思索,自己当初真不该去见那个所谓的白莲居士。

白天时,他对茅子元发出的警告,现在想来似乎还不够严厉。

毕竟,这个人竟敢将传教的手伸向皇帝!

想到这里,苏云不由心烦叫来沙古质,下令道:“沙古质,派人密切监视那茅子元,如果发现他胆敢私下传教,务必立即向锦衣卫报告。”

沙古质恭敬地应下,表示会照办。对于宗教信仰这件事,苏云一直保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他并不否认世上或许存在真正的得道高僧,那些没有世俗欲望、一心一意修行的人。

然而,这样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不能代表大多数。而负责管理寺庙的一些小僧和住持们,往往成为贪婪的重灾区。

他们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声称念诵佛经可以保佑你,另一边却又说我佛只渡有缘人。

而这所谓的缘分,就是看你给寺庙捐赠了多少钱财,或者给佛祖烧了几柱高香。

他们只需动动嘴巴,就能利用那无从考证的神明来欺骗你,让你误以为只有多捐钱才能得到保佑。

而那些达官贵人都十分迷信,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现在所获得的这一切,都不是他们努力而来的,大部分都是运气和命。

这种东西玄之又玄,苏云并不否认有‘命’这一说法,因为他就是运气好的其中一人。

所以他没有完全阻止宗教传播,只是限制宗教传播,同时任何宗教都得纳税。

偷税漏税,私藏人口,巧取豪夺就算是佛祖犯了法,也得受到法律的制裁。

天武十六年,秋。

莒州。

一封急报传到苏云手中。

“陛下,莒州急报贼人董彦聚众两千,以红白旗为号大行劫杀,莒州千户孙恭率五百人前往镇压失败,五百人全军覆没,贼人势甚猖獗。”

沙古质弯着腰,额头上满是汗水,谨慎的说道。

事情刚刚过去一天莒州孙恭等人覆灭后,莒州其他政府人员拉响警报,立马发电报给北京。

“好端端的为什么起义?”苏云看过奏折后将其丢在桌面上。

目光看向沙古质,古井不波的眸子仿佛能看穿人心。

扑通一声沙古质就跪下了。

“陛下,去年山东莒州水灾,淹了不少庄稼,百姓们没有活路才不得不起义。”

沙古质本想说刁民,但一直跟着苏云,他明白对方是一个爱民的君主,不喜欢下人对他撒谎以及贬低老百姓。

苏云眉头一紧,面露怒色;“去年莒州水灾,不是通过各大新闻报社报道了?先不说我们派去的救灾队伍,后来成立的皇家慈善基金会不也将四面八方的善款捐了过去,怎会没了活路?”

在北方平原地区,铁路极其方便建设,因此不少城市已经通了火车,更何况莒州这种城市。

派去支援的救灾部队及时救援,当时苏云还拿到一封莒州百姓报平安的奏折。

甚至还免了莒州百姓一年的农业税,如今百姓怎么会因活不下去而起义造反?

百姓可不是傻子,有饭吃,有地种,只要活得下去,平静生活,就绝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这里面一定有蹊跷。

“这…..属下也是今天才知道这件事…….”沙古质颤颤巍巍回道。

“让陆炳成立重案组调查莒州之事。”

“让诸葛亮、司马懿还有严嵩去安抚民心处理莒州之事。”

诸葛亮、司马懿都是苏云最近抽出来的史诗级人物,不过由于来得太晚,基本上没有他们发挥的空间。

所以只能勉为其难让他们做一些小事,慢慢提炼上来。

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及各种透明化的套路公布,越来越多的人才都被筛选出来,大明真的不缺人才。

人才也需要好的生活和施展拳脚的空间。

所以现在大明正在高速发展,首先就是三京地区,三京包括北京、南京西京长安,这三处地方着重发展,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其次就是一些重点发展的高新城市,例如南方的广州、福建、台省、海南等地,北方的开封府、济南府、内原城、辽阳府等地。

很快一支重案组以及一支一万人的部队集结完毕,连夜出发前往莒州。

叛乱只需要地点,苏云可不会手下留情。

凡是反抗的统统可以开枪,投降的也要抓起来。

跟这帮烧杀抢掠的人客气什么?

真正的百姓见到军队只会投降。

事后再调查由陆炳调查是谁在煽动百姓,是谁在逼迫百姓。

裹挟之人会无罪,但领头之人必定枪毙!

一个师的兵力很快开往莒州。

得知消息的董彦众人顿时噤若寒蝉。

他们就这两千扛起锄头的百姓兵哪里挡得住官兵的围剿?

“我们不如投了吧!官军已经来了,要是再反抗,我们一个都活不下去!”

“投什么?现在投降我们也照样是死!教主给我准备的武器藏在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