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
安平国,扶柳县。
“御史大人,根据最新情报,反贼刘备三万大军开出涿县后,便一分为二。”
“其中一部万人左右,经范阳向西南方向进发,即将进入中山国!”
“观其前进路线,可能会途经毋极县,不知对方是否想要对毋极甄氏展开报复。”
一座大殿里,沮授正向龙四介绍着刘备大军的动态。
“第二部人马两万左右,从涿县出来后,便一路向南,即将进入河间国。”
“预计他们会途经河间国,从勃海郡进入青州,又或者继续南下进入清河国,再从清河国进入兖州!”
龙四微微颔首,淡声问道:“你认为,他们的目的地是青州,还是兖州?”
沮授不假思索道:“若是照我的分析,他们的目的地,必然是兖州!”
说着,沮授指向舆图。
“因为他们的另一路人马不论如何走,最终都只能进入兖州,而不是青州!”
龙四沉吟一阵,又问道:“可探知反贼首领刘备在哪一路?”
沮授摇摇头,道:“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情报,无法确定。”
“不过,据可靠情报,在反贼大军南下之前,反贼大本营曾发生一场厮杀,但具体原因未明,不知他们是否出现内讧。”
关于此事,龙四倒是清楚。
因为绣衣使安插在刘备军中的探子已经传回消息,说是关羽不肯跟着刘备造反,因此二人反目成仇。
刘备想要镇杀关羽,但张飞不忍,最终帮助关羽杀出了大营。
但张飞也没有想到,刘备竟然还布置了后手,导致关羽之后又被数千大军围攻。
不过关羽毕竟是关羽,虽然受伤不轻,但最终还是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出,被绣衣使的人救了下来。
“御史大人,是否多派些探子,查清刘备所在?”
沮授迟疑一阵问道。
龙四摇摇头,平静道:“不用,不管他在哪一路,都逃不了!”
“至于他到底想去青州还是兖州,这点也不重要。”
“因为,中山国以及河间国便是他们的埋骨之地!”
听到这话,沮授倒是并不吃惊,反而一脸认同的点头。
因为那夜在邺县,他已经见识到了赤龙骑以及陷阵营的彪悍!
朝廷拥有那般恐怖的精锐,又怎能不屡战屡胜?
“御史大人,在下建议,将阻击的战场分别选在卢奴以及武垣,这两处地方对于阻击作战都有一定利好条件,但同时又不至于让反贼大军过于忌惮、转走其他道路。”
龙四赞同点头,道:“你与本御史的想法,基本上一致。”
“来人!”
“在!”
“传令吕布、夏侯兰、杨凤、陶升等人,率领三千并州狼骑以及一万大军前往卢奴,务必将反贼的一万西路军全歼!”
“传令太史慈、赵云、沮鹄、卞喜、睦固等人,率领三千赤龙骑、三千义从轻骑以及两万大军前往武垣,务必将反贼的两万东路军一举击溃、全部歼灭!”
“另外,再飞书刘刺史,告诉他,他的兵马不必继续南下了。”
“诺!”
……
数日后,中山国,蒲阴以南。
一支大军正在匀速前行,忽然一匹快马从前方奔来,一直来到中军阵前才停下。
“报!前方探子急报!”
马上骑士跳下马背,朝着一个骑在高头大马上身披红甲的武将禀道。
这位红甲武将很是年轻,看模样似乎只有二十出头,面目方正,有些英武之气。
此人名叫刘封,乃是刘备一个多月前收养的义子。
虽然刘备尚未娶妻生子,但这并不妨碍他以义父义子的关系来拉拢欣赏的年轻才俊。
刘封此子勇武异常,虽然比不得关羽、张飞,但却是除这二人外麾下最能打的武将。
再加上刘封的性子颇对刘备的胃口,因此便被刘备收为了义子。
“讲。”
刘封扯了扯缰绳,看向那骑士说道。
“是!”
“禀将军,前出侦查的探子在十余里外的卢奴城北发现大批朝廷军队,预计超过一万!”
刘备所部只是一方刚刚聚拢起来的小势力而已,除了支持的世家及商人能够提供一些不怎么隐秘的消息外,根本没有什么情报组织,出了涿郡,自然是两眼一抹黑,无法及时掌握朝廷大军的动态。
刘封眯了眯眼,非但不惊,反而冷笑出声。
他们之所以要分兵,就是为了分散朝廷的军力。
若是两支大军都能够突出去最好,即便不行,也能保住其中一路,确保他们南下后还有一定的资本。
眼下朝廷只是安排了一万多大军来堵截他们这一路,在刘封看来,如此中庸的决策只会给他们创造两路大军都能突出去的机会!
因为在他想来,冀州的大军除了少量可能来自并州的精锐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王芬的旧部以及黑山贼的青壮拼凑出来的。
王芬所部以及黑山贼本就不被他放在眼里,眼下两种群体都换了新主,还被拼凑在一起,显然只能打打顺风仗。
一旦给对方造成一定杀伤,给对方带去强烈的威胁,那朝廷大军便有很大可能直接溃散!
因此,虽然对方的军队数量可能比己方多一些,但这一些,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
“区区一万多人,也想拦住我?”
刘封冷笑一声,随后挥手下令。
“传我军令,加派探子盯住对方。”
“下令全军停止行进,准备饱餐,以备接下来的厮杀!”
“诺!”
看着传令兵去传令,旁边一位副将却是皱着眉头出了声。
“将军,此地开阔,无险可守。”
“若是敌军趁着我们吃饭的时候主动攻来,岂不是……”
刘封摆摆手打断,不以为然道:“他们的任务是阻击我们,不大可能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