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安兄,你有什么事招呼一声,我自会立刻去见你,你怎还亲自跑一趟。”
刘焉哈哈笑说着,对于董扶的登门显然有些欣喜。
然而,董扶的脸色却不大好看。
“君郎,宫中可能出现了什么变故!”
听到这话,刘焉顿时愣住。
“你是指,陛下?”
刘焉若有所思的问着,表情有些奇怪,似乎是悲哀,又好像有些兴奋。
董扶摇摇头,沉声道:“天机混乱,我看不真切,无法确定。”
“但有一点,我看得很清楚!”
刘焉愣了愣,好奇道:“是什么?”
董扶直勾勾的盯着刘焉,让刘焉有些发毛。
“茂安兄……”
“君郎,你们一家恐怕有血光之灾!”
刘焉顿时色变,有些惊悚。
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后,道:“茂安兄,你确定?”
“老夫自认没有得罪过宦官或大将军,陛下也没道理对我起杀心啊……”
董扶摇摇头,迟疑道:“其实我也无法百分百确定,不过,君郎,我觉得保险起见,你们还是先出城的好。”
“没有危险最好,可万一……”
听到这里,刘焉顿时一个激灵。
“好!我们这便准备出城!”
“茂安兄,你跟我们一起吧。若是真有什么凶险,我们便一起去益州!”
说到“益州”二字时,刘焉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隐约有几分炙热。
然而,面对刘焉的邀请,董扶却干脆的摇头拒绝。
“不必了,老夫年龄大了,不想再不辞远途的折腾了。”
刘焉有些不甘心,劝道:“茂安兄,若是真有凶险,你前来示警,事后未必不会被人查知。到时……”
董扶摆摆手,呵呵一笑道:“老夫自认还有点薄名,又没干什么坏事,他们找我一个老头子的麻烦干什么?”
话落,董扶便告辞离去。
刘焉有些失望,但也没法强求,只能轻叹一声匆匆招呼府里的人收拾细软准备跑路。
……
皇宫东北方向,北军大营。
议事厅。
五位甲胄在身的将领静静端坐,其中主位上坐着的是一个八字胡中年。
其名李朗,乃是两个月前新上任的北军中候。
北军中候品秩很低,只有六百石,远不及北军校尉的比两千石,却有权辖制、指挥北军的五位校尉,十分另类。
但像这种情况,在而今的大汉倒也算不得稀奇,就比如尚书令。
上任北军中候名叫邹靖,乃是一员优秀统将,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下不小功勋。
只可惜,邹靖不肯接受何进的招揽,所以被何进诬陷免职,然后何进又通过他人之口将李朗运作到了这个位置上。
某一刻,门口又走入一人来,却正是吴懿。
吴懿看了眼目不斜视的吴匡,朝着李朗抱了抱拳,便在最后一个位置上坐了下来。
长久的寂静让人有些压抑,其中一人终于忍不住开口。
“诸位,你们说今夜到底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有人带头,其他人自也接起了话头。
“应该不会吧,给那些宦官十个胆,他们也不敢对大将军怎么样!”
然而,接话之人话音刚落,一个传令兵便匆匆跑入。
“禀中候!大将军进入皇宫没多久便遭遇了危险,并已发出求救信号!”
“什么?!”
李朗顿时色变,其余人也都惊得身子挺直。
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