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
泗塘村村民,李二丫。
芳龄11岁,样貌俊俏,聪明活泼,十里八乡的好囡囡。
这丫头,是前身唯一的妹妹。
她身后的破筐里,装满刚打的猪草。
穷人的孩子……女孩子,早当家。
听见哥哥的呼唤,李二丫的双眼,涌现出海啸般的喜悦。
刚才,她看着背影,依稀像大哥。
可,漂亮精美的军官服,令她不敢相认。
如今,熟悉的地道的吴侬软语,让忐忑和疑虑,一扫光。
“阿哥!”
就像一头飞跨山涧的羚羊,李二丫一跃而起,扑向哥哥。
“哥,我好想你,每天都在这里等,都好久了,你还不回来,呜呜呜……”
喜极而泣的泪水,宛如两道甘美的清泉,肆意,飞溅。
李国基腾不出手,便用双臂将妹妹拢在怀中。
“二丫,对不起啊!哥现在是军人,要服从命令的嘛……刚放假,就回来看你,看啊,哥给你带了好多好吃的!”
对于农村孩子,花里胡哨的香喷喷的糖果,诱惑,无穷大!
牢牢抓着糖果的二丫,破涕而笑。
“阿哥,这都是我的?”
“嗯,都是你的!吃完,哥给你再买!”
“哈哈!”
二丫欢快地笑了起来。
她用小脑袋,拱了拱哥哥的下巴,卖萌地说道:“阿哥真好!我好喜欢你呀!”
说完,二丫似乎想起了什么,转身冲着小伙伴亮出糖果罐。
她大声且骄傲地喊道:“我阿哥才没有死!看看,还给我带了糖,馋死你们!”
看来,村里关于李国基战死的传闻,有一段时间了。
李家长子出去当兵,一年多时间,连人影都没见。
暗戳戳的,就有人风言风语。
当然,没见到镇长里长登门送骨灰盒抚恤金,村里大人们不会太当真。
可,小孩子家家哪能明白,全都信了。
结果,导致,在日常玩耍吵闹中,李二丫被小伙伴数落,嘲讽,甚至谩骂。
现在,暖心大哥活蹦乱跳地回来,小丫头的心,瞬间稳了。
同时,她还得到了漂亮的不像话的彩罐糖果。
于是,迫不及待地享受着,一洗百日屈辱的,狠狠打脸的,高光时刻。
农村孩子,逢年过节,连一块麦芽糖都很少见到,何况花花绿绿的罐装糖果?
那颜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看就很好吃!
于是,两个还算比较憨厚,不那么刻薄的男娃,眨眼间“弃暗投明”,靠了过来。
“二丫姐,我可没说过你坏话!”
“是呀,我也没有……二丫姐,这是啥糖啊?”
李二丫“哼”了一声,不耐烦地说道:“他们欺负我的时候,你们都不帮我,也不是好东西!”
她仰起小脸,热情地对哥哥说道:“阿哥,快回屋,咱不和他们玩了!”
说罢,脱离大哥的怀抱,打算去背猪草筐。
李国基一直笑嘻嘻地,看着妹子装逼打脸。
小孩子嘛,今天哭,明天笑,由着她去折腾呗。
“行!哥今天听二丫的!你帮我拿布料,筐,哥来提。”
说罢,将绸缎与棉布塞在李二丫手上,单手提起猪草,与翻看花布的妹妹,往村西头的家中,说着,笑着,走着。
一间土墙草顶的低矮民居,近在眼前。
“姆妈,姆妈!我哥回来了!”
隔老远,超级兴奋的李二丫,扯开尖细的嗓音,急切地呼唤着。
须臾,屋内出来一位盘着发髻,两鬓微染白霜的中年妇人。
泛黄的围裙下,灰色的斜襟粗布短袄,脚上,是一双三寸金莲布鞋。
李唐氏,前身的母亲,41岁。
像这个时代,大多数目不识丁的农妇一样,在家里缝缝补补,种菜养鸡带孩子。
她略显浑浊的双眼,眯起,看向雀跃的幺女,以及后面,高大魁梧,英姿轩昂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