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香草美人心 > 第4章 香草美人心4

第4章 香草美人心4

25、

我将迁居永州的想法告诉爹爹。

爹爹犹豫数日,才说姑且试试,若届时惦念京都,再回京亦无妨。

京都香铺是无法继续开了,我就此事到品茗轩寻瑶娘。

瑶娘听闻我要离开京都,止不住地叹气。

她这般模样,勾起我压抑在心底的伤感。

我故作轻松道:「这般舍不得我,来日到永州游玩可好?」

她抬眼看了我许久,欲言又止。

「那商铺我会转出去,你朋友且安心收租便是。」我安慰她。

「晚心,」瑶娘道:「那商铺是玄烨郡王专程为你购置的,转不转的,我想他并不在意!」

我震惊不已,瞪大双眼看着瑶娘。

她叹了口气,索性将一些我不知的事全数道尽。

我这才知道,郡王送我的那块玉佩,是他娘留给他的遗物。

他素来宝贝,从不轻易示人,却交予了我。

我开香铺的铺面,亦是他专程为我购置,只因他不舍我在摊位上经受风吹日晒。

他为了查清郁家之案,费心费力所做之事,绝非我看到的这般简单轻巧。

瑶娘说:「这些事,郡王不愿将这些事告知于你,我本不该多言。但我初次见他对一个女子这般用心,若非心悦于你,他又怎会对你这般关切。」

听完瑶娘一番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并非没有怀疑过萧逸轩对我的心意,但他素来风流,连自己都说,不可能会喜欢我这样一个小小的商女。

且他后来对我有些疏离,并不似对我情根深种的样子。

他对我好,或许只是因我与他娘有相似之处吧。

思及此,我苦笑一声,对瑶娘道:

「许是郡王乐善好施,见我可怜故才相助于我。且他风流如斯,红颜遍京都,又怎会心悦我这个不起眼的商女?」

「哪来的什么红颜?」瑶娘闻言竟有些急:「不过是些得过他相助的姑娘。郡王虽常出入烟花之地,却片叶不沾身。至于风流浪荡,似乎是他故意为之,说是不喜皇上赐婚,这样才好劝退那些名门贵女。」

「不喜名门贵女?那为何却答应了皇上娶秦国公之女。」

我的声音竟带着哽咽,有泪止不住地从眼中滑落。

我急急转身,避开瑶娘惊讶探究的目光。

这段时日将内心的苦涩埋藏极深,不想却在瑶娘面前溃不成军。

「是呀!这都要娶秦小姐了,我还跟你说这些干什么呢?」瑶娘在我身后叹道。

「瑶娘,」我冷静后道:「我身份低微,配不上他的。」

瑶娘看着我哭过的脸,轻轻地叹了一声。

26、

瑶娘的一席话,着实让我的心乱了许多天。

只是日子长了,便觉得自己可笑。

萧逸轩都已是有婚约之人,就算他未得皇上赐婚,也会有其他良配。

我又算得上什么?还是早日放下为好!

只是。

瑶娘说玉佩是郡王的珍贵之物。

我与爹爹很快便要离京,还是要归还予他的。

到郡王府时,下人将我带到后院。

他还是在那株桃树下等我。

一如那日般。

不同的是,此时的树枝上,早已无桃花的踪影。

而他的脸上,亦没有了那日的笑颜。

再美的春,也是要走的。

我走上前去,道自己是来还他玉佩的。

他并未言语,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我将玉佩取出,递给他。

这一次,他并未再拒绝,默默地接了回去。

我玉佩已还,正欲告辞,偏巧此时却有下人来报,说是秦家派人前来商谈要事。

萧逸轩将玉佩放回我手里,让我稍待他片刻,便到前厅去了。

秦家派人前来,想必是为了萧逸轩与秦遥的婚事。

我心中低落,不欲逗留,便向路过的侍女问了书房所在。

我打算将玉佩置于其书房桌上,便从王府后门离去。

在侍女的指引下,我穿过后院,来到了书房门口。

据侍女所言,在这郡王府中,萧逸轩最喜逗留之处,除了院中便是这书房。

我推开门,将玉佩置于其桌上。

转身欲离开时,我却看见书桌正对的墙上,满满都是画。

我走近一看,画上画的都是同一个女子。

或站、或坐、或看桃花、或捣香药……

各种姿态和神态,尽在这一张又一张的画上。

画上的这个女子,是我。

27、

我与爹爹终是离了京。

自郡王府见了那幅画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萧逸轩的心。

只是我已然了解:

在这皇城脚下,相伴一生的人爱或不爱的,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不配得到的,就不必去强求了。

抵达永州时,尚是初夏。

都说夏浅胜春最可人,此时永州的槐柳成阴,景致怡人,倒是消减了我许多愁。

我与爹爹安顿好后,便重开了家「集香阁」,生意居然不错。

除了偶尔思忆起某人时,依旧止不住感伤外,一切都好。

夏至将至时,我收到了瑶娘的来信。

瑶娘在信中说:

她如我所托,在我抵达永州后,才把我离京之事告知萧逸轩。

萧逸轩闻言错愕,不解苏墨为何竟让我离京。

原来我在苏府高烧昏睡的那段时日,苏墨有意让旁人误会我已同他重修旧好,且已住进了苏府。

萧逸轩本就以为我对苏墨旧情难忘,这才信以为真。

后来扳倒张尚书时,需要秦国公助力,正巧其女秦遥倾慕萧逸轩多时,有心请皇上指婚。当时萧逸轩本就心烦意乱,索性答应了

瑶娘说,郡王早就后悔接受赐婚,再听说我并未接受苏墨,难保不会做出违抗皇命这大逆不道的事来。

读完信后,我并未因萧逸轩有意悔婚而高兴,反倒忧心忡忡。

毕竟若悔婚,不只打了秦国公的脸面,还会背上对皇上大不敬的罪名。

他虽为皇上亲侄,性命之忧虽无,但被狠罚或是难免。

如此悬着一颗心,度过了十余日。

我始终等不到瑶娘来信告知后续之事,却等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28、

这日,我在香铺调香。

余光见一人进了香铺,我抬头正欲招呼。

不觉愣了神。

怎么会?

萧逸轩怎会在永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