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守夜的人发现了邢家人的踪迹,点燃火把。
邢锦连忙摆手示意对方不要出声,指着自家几个人小声说:“张大伯我是邢锦。”
张老大难以置信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到邢锦一家,他想过邢家人可能会被唐知县抓到,也想过邢家可能会逃脱。
可不管怎样作为邢家曾经的朋友,他都希望这家人能平安。
这也是他为何要赶在官兵来之前将邢家破家当打包带走的原因。
逃难的人都知道,任何人家的家当都在这一车的行李上。
“这不是邢锦吗!”张大嫂看清邢锦模样也不等男人们发话,一溜烟冲上去将人抱在怀里。
“婶子就知道还能见着你。”
张老大一见邢大山,心里激动地一个劲乱跳。
要知道出来这么久他见惯生死背叛,却从村里二混子身上体会到难得的友情。
此番见到老友,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可汉子有时就是这样越开心反而越说不出什么,他只能一个劲的用力拍邢大山的肩膀,表达着内心的喜悦。
寒暄一阵,张家人熄灭大部分火把,将邢家人凑到一起,坐在最不容易被人发现的角落说起来。
“你们是咋跟上来的?”
邢大山把一家人去祭拜后发生的事简略说了一遍。
“邢大哥,你哪弄的这个宝物。”没见过望远镜的张家人将邢大山的地摊货挨个传阅,有的甚至都不舍得摸上一下。
“从前村里游商买的。”
最早之前这些人的都住在海边,时常会遇见从远方来的商贩,商贩们会带稀奇古怪的东西和当地渔民换物资,从前大家都不愿要那些的没见过的。
现在听邢大山这么讲,张家人甚觉自家眼光不够。
你看仅用十几条鱼就能换这么实用的宝贝,为啥当初自己不舍得呢?
除了蠢还能因为啥!
张老大感慨对邢大山点头,“邢大哥,你是有大智慧的!”
邢大山被夸的都不好意思了,心想我不是有大智慧,我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要么说人得多读书呢!
开卷有益,就是这么现实。
邢锦见这些人越说越跑题,赶忙想要将话题给拉回来。
“张大伯,你们为啥不留在城里?”
张老大听后才说:“城里抓人,待不了了。”
还没人给邢家人解释为啥抓人,就听一旁张四郎骂了一句,“都怪宋家那些不要脸的。”
宋家?是当初一同逃难抢邢锦家粮食的宋家?
看出邢锦的疑问,张老大点头,“就是他们家。”
“他们家也不知从哪听到唐知县的事,故意去告了邢大哥的黑状,让唐知县误以为是邢大哥阻了他调去京城的路!”
怪不得唐知县会派人抓捕邢大山。
“可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要不是说他蠢呢!”张四郎接话。
“宋家以为告了黑状,只会让你们家倒霉,却没想这唐知县是个黑心的,他为了上京,生怕剿匪的事情被人捅出来,索性抓不到邢大伯,就将所有和海匪有关的难民算作匪患,硬是说我们是流民,窝藏罪犯,将城东城西两处的赈灾点连窝端。”
“一早就将所有难民都赶了出来。”
“乐安县的也都赶出来了?”
邢老汉实在有些不敢相信一个父母官会做出这样置百姓于死地的事情。
“可不。”
“大伯眼看事情不好,趁乱带着咱们两家的家当出来的早,听说后面有不少人家都被当成匪患给抓了。”
“倒是宋家那些混蛋,跑的比谁都快。”张四郎不甘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