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汉成帝时期,乌孙国内乱,汉使指定的乌孙国王被杀,一怒之下,便将原乌孙王室屠戮殆尽。
还有武帝时期,明知南越太后寡居,武帝却偏偏派她的老情人去做汉使,这位汉使到了南越。果不其然很快便和南越太后滚起了床单,此事顿时引发了南越丞相吕嘉不满,于是发动叛乱,很快,武帝便借机灭亡了南越国。
汉使张骞出使乌孙,甚至让乌孙国白发苍苍的老国王给他下跪。
种种事迹,无不彰显了昔日大汉天威,
“这货莫不是读史书,把脑子给读坏了吧?”李明远身边的武将勋贵迟迟没有动手。
大汉是什么段位,大明又是什么段位?
这家伙看来并没有清醒的认知。
更何况,这些人一看就是武道高手,他们一行百人,想要拿下对方?
不反被对方拿下就烧高香了!
所有人都像是在傻子一样,看着李明远。
“住手!”
突然,一声高呼,打破了这尴尬的气氛。
这时,一位锦衣华服少年,从人群中走出,正是大明兴王,朱厚熜。
“李明远,你想干什么?”
朱厚熜看着如同蠢猪一般的李明远,心中怒不可遏,恨不得将他一脚踏倒在地,在他身上甩上几百鞭。
“兴王,”
李明远一看到朱厚熜,慌忙从马上跳了下来,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位兴王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自己未来的前途,也许都顶不上这位王爷的一句话。
“看看你干的好事?”
朱厚熜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又将目光转向杨逍,拱手道,“杨教主,本王代此人向你及诸位义军赔罪了。”
杨逍等人可不愿受此人一拜,急忙侧身相避,“王爷不必如此。”
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而朱厚熜也是聪明人,从杨逍等人的态度来看,他又如何猜不出,这支得到大明鼎力支持的义军,已然生出了不一样的心思,打算成为独立于明军、宋军之外的第三极呢。
可朱厚熜毕竟代表了大明,他不会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虽然这个时候,和义军翻脸极为不智。
“杨教主,有些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了,义军可不是明军和宋军,背后的力量,根本不是三郡能够相比的。”
朱厚熜面色平静,可话里的意味,却是充满了深意。
“王爷,你我也算是老相识。”杨逍轻笑道,“杨某也不拐弯抹角了。”
“义军并不只是明教的义军,它是属于三郡各大门派共同的义军。”
“而且义军之中,还有一位,一人败一军的高手,我们不惧任何威胁!”
宋青书之前一人击溃蒙元残兵,只有少数人知道。
“什么,一人败一军?”
不知情的众人,皆是摇摇头,只当杨逍在吹牛,天水城一战,虽然大明只有朱厚熜参与了小半程,但也没有听说过,有谁做过这样的事情。
“教主,已经确认了,宋少侠带回来的那颗脑袋,正是汝阳王的人头无疑。”
这时,一位义军将领走出来,高声道。
“天水城之战结束后,武当派宋青书独出,于利丘山一带,以一人之力,击溃两万蒙元残兵,并杀死汝阳王。”
“此战,才是抗击蒙元的最后一场大战,自此之后,三郡再无成建制蒙元军力!”
杨逍的声音,如同天雷轰鸣,惊得众人心头震撼无比。
一人败一军,真的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