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大尧山寻宝记 > 第十六章 云支部

第十六章 云支部

李大婶脸色暗淡下来,“这是我当调解委员记的笔记,全村经常闹矛盾的都有详细记载。我把它交给你,批准我辞职吧。”

薛烛赶快把笔记本又递给李大婶,“舅母,我刚来你就辞职,这不明显拆我的台吗?”

……

薛烛主持工作队与村委会联席会议,郝咏菊应邀来参加。

薛烛开门见山地说:“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所以我想成立云支部。”

刘凤云愣了一下,没有说话。

“云支部?”

饶毅笑岔了气,“咳咳咳……咋不叫‘风支部’呢?”

郝咏菊敲敲桌子,“饶毅,让薛烛把话说完。”

薛烛打开笔记本电脑说:“近些年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务工老龄化等日趋明显,农村面临‘谁来种地’”难题,尧峰更加严重……”

饶毅打断薛烛的话,“你的学识我不怀疑,但是农村需要接地气,别用这些新名词唬人。”

薛烛没有理会他,继续说:“如何确保尧峰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如何解决尧峰村空心化问题需要群策群力。所以,我提出了一个扩大党支部的计划,请大家讨论一下。”

唐斌指着自己的笔记本说:“薛老师提出了‘新乡愁理论’和‘新衣锦还乡计划’,也征求了老村长的意见……”

郝咏菊眼睛一亮,“‘新乡愁理论’?‘新衣锦还乡计划’?听起来很新鲜,请小薛讲讲!”

薛烛摆摆左手,谦虚地说:“改日向镇长专题汇报,我先讲讲扩大党支部的计划。”

郝咏菊笑着点点头。

薛烛继续说:“我觉得扶贫对象不能局限于村里常住的这231户,还应该是户籍仍然在尧峰村的贫困人口。”

饶毅愣了一下,笑笑,想说什么,被郝咏菊的目光给拦住了。

薛烛举起手中的笔记本说:“截止目前尧峰村户籍人口是2017人,贫困总人口是501人,全部党员是98人,其中在外地的党员是77人!”

“所以我提议借这次村两委选举的东风,将村党支部扩大为党总支,把不在尧峰村住的77个党员联络起来,建立33个云党支部,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一起开展扶贫工作。”

薛烛补充说:“我觉得这些漂泊在外的党员不是包袱,而是宝贵的财富。”

原来尧峰村是在2012年全省村两委换届后组建的中心村,所以,以福袋叔为首的村两委干部是在上级征求9个村的村民代表意见基础上指定的临时班子。根据乡政府的提议,报上级批准,决定在2013年1月举行一次中心村两委的选举工作。

刘凤云拍了三下手掌,“薛**这招真是妙不可言……”

还没等她说完,“笃笃笃……”饶毅的手机在桌上震动了起来。

他拿起手机,向会议室外走去,走到门口回过头来说:“妙啥呀?太理想化了吧?”

饶毅出去接电话,大家边开会边等着。

过了半小时他也没回来。

郝咏菊说:“建立村党总支和云支部设想非常好,有创新精神,我完全支持!我建议马上实施,可以先成立云支部筹备小组,待换届选举时正式确认。”

晚上,薛烛躺在村委会值班室的床上,按照通讯录上的联系方式加了一个名字叫“大尧山的北漂”的微信。

对方很快就通过了,还打来了视频电话。

薛烛很意外,赶快穿好衣服,接通视频。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美女出现在视频里,额头很亮,“陶亮亮向薛**报道!”

说着敬了个军礼。

薛烛举起左手还了个军礼,“我暂时代理**,工作需要大家捧台。”

“一定,一定,”陶亮亮咳嗽了两声,“我看了你在村里大群里发的信息,非常支持‘新衣锦还乡计划’,咳咳咳……”

薛烛关心地问:“陶姐感冒了吗?”

“不是,雾霾太严重,最近犯了咽炎,”陶亮亮又咳嗽了两声,“我准备回大尧山。”

“不不不,”薛烛摆摆手,“不必马上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