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香坊纪事 > 第五十八章 大巴车上的会议1

第五十八章 大巴车上的会议1

半个多月时间跑下来,每天都有振奋人心的消息带回来:除了奥运工程之外,城区的房地产拆迁也有大面积的旧房要拆迁,而且,就如同董兰最初预料的那样,一听说有人要买旧墙破瓦,搬迁方正巴不得少一些建筑垃圾,当即高兴的一口就应承。当然,香坊花木实业公司所有人面对“为什么要买”的问题时,统一口径是“要搭大棚,需要不少建筑材料”,绝口不提花木公司的事。而回到香坊村,一车车满载旧砖墙旧瓦旧木头的货车进村,自然是引起了村里的轰动,刘彩凤等人则以同样的理由回答大家的问题。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长,村里人发现,香坊花木公司买回来的材料,根本没有用在搭建大棚上,而是全部一排排堆在运河岸边的芦苇荡里面。好在那里全是荒地,算是村里的集体地,因为没有经济价值可利用,包产到户时没分过,所以也不存在占了谁家的地盘,也就没有什么人去计较。

“嫂子,怎么样,总共花了多少钱了?”董兰平时工作忙,所以买“老东西”的事,全都是刘彩凤和杨生根带着大伙办的,她看到岸上堆了好几里地的建筑材料,就问刘彩凤,“东西都是好东西,不过咱们钱有限,得量力而为,千万不能把明年春天移苗的钱给透支了。”

“嗨,我一开始也担心钱的问题,可是,这一阵子我们和拆迁公司的人熟了,好多材料都是他们免费拉到这里送我们的。你看,那堆砖墙,一排溜二十多个老院子的墙,都是整切成二米高整垛整垛拉过来的,明朝的物件呢,我们只花了二千块钱,车钱都是拆迁公司给出的。”刘彩凤一边忙着堆木材,一边笑着回答道,“前两天我和生根婶拢了一下帐,这半个月下来,我们总共才花了十五万不到,可是,东西已经就有这么多了。今天一早还盘算着,要把东湾那边的岸基平整一下,要不然再拉来东西就没地堆放了。”

“那还行,十五万是我们之前的预算指标,不算超标,不过不能再买了。”董兰算了一下,“如果有人想继续往咱这送,而我们觉得有东西有用,就接受下来,原则上不再自己花钱买了,除非有特别上眼的老东西。”

“是啊,我们也是这个想法。”刘彩凤看了一下太阳,才晌午刚过的样子,心想着平时董兰都是下班后过来的,今天来得这么早,应该是有事,所以就停了手中的活,“兰姑,是不是有事找我?”

董兰对于刘彩凤和自己之间的默契已经习以为常,当即把联系好了的考察团出行方案说了出来:“嫂子,考察的事,你和华子、萍儿都要参加,包括青竹哥和生根叔。另外,我还加上了几个在亦庄那边厂里工作的年轻人。”

“出去开开眼界,这自然是好事,可这一下子出去那么多人,要很多钱吧,是不是镇上给的?”

刘彩凤知道,这次为香坊花木实业公司开张,董兰是压箱底钱都拿出来了,应该没有能力自己掏腰包组织大家伙出去考察,所以问了一句。她哪里知道,这个考察团本来早就可以成行了,就是因为董兰找战友借的钱,今天上午才汇到帐上,所以拖到今天才决定成行。

“是啊,当然是镇长给掏的腰包,不过,他可是丑话说在前头的,这事,只能是我知他知连天都不知,否则,只要有消息传出去,这钱就得我董兰个人掏腰包。”董兰早就想好了托辞,“你把公司里的事安排好了,就一个星期时间。一是大家伙这阵子也累了,算是休息几天,二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出门长长见识,回来干工作更有劲,方法正确,工作效率也更高。”

和刘彩凤这边商量好了,董兰就到了村委会,把组织村干部和青年骨干考察的事通知给杨青生和孟庆繁。

杨青生镇里组织的这次考察团倒没有意见,但是,一看董兰拿的名单里,连杨华和孟萍萍的名字都在上面,就稍有不解的问道:“华子和萍儿也要一起去?”

或许,在他看来,杨华是民兵连连长,他参加当然是理所当然。可是,孟萍萍可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既不是村干部,也不是党员,平时村里的公务基本上不参加的。只不过,碍着董兰的面子,他不好单说孟萍萍,所以连带着杨华一块问上了。

“就是嘛,我家捎尾巴尖的算哪门子?”

孟庆繁也接了一句。

这半个多月来,虽然杨华和孟萍萍不再被锁在房间里了,但杨青生和孟庆繁还是禁止他们两个参加公司的工作,所以,这会他们认为,董兰让两个人都参加考察团,自然是别有用意,因此警惕性倍儿高。

“这名单是我拟的,作为驻村干部,我了解村里的情况,而且,这次考察的经费也是我争取下来的。”董兰态度比较强硬,没有丝毫可以回旋的余地,“这是一次党团考察活动,孟萍萍以前是共青团员,现在也有入党的意愿,算是入党积极分子,所以将她也列入了考察团成员。”

董兰绝对不是空口白说,她早料到杨青生和孟庆繁会反对,所以早早就让孟萍萍写了入党申请书交给了杨青生。村里年轻人想入党的不少,有人向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所以,当时杨青生也没有多想,孟萍萍送过去,他就接了,没想到,董兰却在这里埋着伏笔。

“再说了,这次镇里组织的党团考察,主要是提高青年干部和党团骨干的思想认识,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在考察过程中还要组织几场讨论,回来后要写考察总结,不多带几个年轻人,到时候总不能麻烦二老亲自提笔吧。”

董兰这几句不软不硬的话,倒也让杨青生与孟庆繁没得说了,只得点头同意。

第三天一大早,一辆大巴车开进香坊村,由村里三十五人组成的香坊村考察团浩浩荡荡出发了。

考察团的行程安排的很紧凑,白天考察,晚上还组织学习讨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