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周二见!
第66章
李承泽以霍斯身体不适,需要休息几日再赶路为由,一行人在熊岭山庄暂住下来。毕竟李承泽和范闲还需要对汀州之事筹谋准备一番。而且,也有个人需要等一等。
根据霍斯和钱先生提供的信息,以及这些天探查的情况,范闲和李承泽已经摸清了汀州境内所有私盐场子的数量和位置。
“对于这些私盐场子,陛下打算如何处理?”范闲知道私盐是历朝历代都不能触碰的底线,因此他担心李承泽也会下手太狠。
李承泽没有回答范闲的问题,反而是若有所思的反问道:“你觉得私盐问题,为什么会屡禁不止,而且愈演愈烈?”
“一来煎盐技术虽工序繁琐,但也不是什么行业机密,因此还是很容易掌握的。”范闲分析道。
“二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盐商制贩私盐的成本不高,利润却格外丰厚,即便明知道是掉脑袋的事,依旧会趋之若鹜。”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盐税一直很高,导致官盐的价格一直是居高不下,而食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相对较为便宜的私盐就有了广阔的市场。”
李承泽点点头:“是啊,所以无论怎么强硬血腥的镇压清洗,总是春风吹又生,无穷无尽。”
范闲很高兴李承泽能去思考这个问题:“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而这样庞大的市场自然会有大批的人源源不断的去铤而走险,如果我们想要彻底解决私盐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消除私盐的市场。”
“消除私盐市场……”李承泽皱着眉:“怎么消除?难道你想放开朝廷对食盐的管控?”
“放心,我还没有那么不切实际”,范闲安抚的拍了拍李承泽的肩膀:“食盐作为每家每户的必需品,日常消耗是非常大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食盐的生产率,减少盐税从而降低食盐的价格。”
李承泽轻笑一声:“且不说如何改进煎盐技术的难度有多大,单说减少盐税这件事,范闲,你可知道这是多大的一笔银子。”
“我当然知道,尤其是陛下登基后,本就已经减免了商税和人头税,这盐税是国库的一项重要来源。”范闲抿着嘴点头认同。
“但是,适当的减免税收,可以刺激民间生产和贸易的活力。例如我们试行减税政策的头两年,确实银钱方面比较紧张,可现在再看呢?全国的粮食生产量是之前的三四倍,这是多么大的差距。”
“更直观的是,当时我们降低了商税,看起来似乎损失了很多税收,但正因为低商税的刺激,促进市场的活跃,商贸业迅速发展兴起,我们在商业上的税收,反而比之前多了两倍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