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升平惊梦 > 新的家园

新的家园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蓬莱庄这晚上的黑夜,在火光冲天中,如同白昼,那秋风萧瑟下火势很快就从北往南,烧遍整个庄子。

珍儿一家仍然还在熟睡中,还没有醒觉,最先发现危险的,却是那从岭南跟来的鹦鹉。王氏不想这鹦鹉飞到附近去,到处说脏话,比如“发财……发财”又或者是“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等话语。

这些话被别人听去,怎不教人误会,因而王氏便用一根很细很细的绳子,绑在鹦鹉的脚上,就在木床旁边。

这时候鹦鹉已经感觉到那熊熊烈火的炙热,便学着珍儿平时吃饭说的话,学舌道“好汤……好烫……”

正是这样王氏才从睡梦中醒来,她被眼前这一幕给吓得失声痛哭,跟着就是珍儿姐弟也惊醒过来。火势太大,已经在门窗烧起来,一家三口已经无处可逃,唯有互相抱头痛哭。

王氏看那火舌,不时伸向鹦鹉,心地善良的王氏,一手扯断那细绳,希望它自己能自寻活路,但鹦鹉在他们头顶转了一圈,就马上一头钻入珍儿的被窝里去。

因为那屋顶都是茅草铺的,那火一点就着,屋顶随时有坍塌可能,这已经烧的烫人,那鹦鹉哪里还能飞起来。就这样,一家三口再加上一只说脏话的鹦鹉,在烈火中嚎哭呼救不止。

同一院子的田氏母女,情况也一样的,房子也是到处是火,人也难以脱身,正大声求救。

这蓬莱庄一场大火,漫天浓烟虽然得到临近村庄的人过来相助救火,但显然已经是人力所难救。眼看着珍儿一家就要被火势吞没之际,突然间,已经快烧透的木门,被人一脚踹开,进来一个人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别哭,快跑”那人说话的同时,大步走到床前,一巴掌打在王氏脸上,又连同被子将珍儿姐弟一起抱入怀里,又说道:“快跑”

那王氏被那人这一下,给打醒过来,光着脚板就跟在那人身后冲了出来。当那人将珍儿一家带到离院子外的空地上,就见此处已经有好些受灾的人,被安置在此处。特别是伍彩云也在其中,此时的她,正抱着其父已经烧伤的身体放声嚎哭。王氏看着眼前惨状,心中都不禁发怵不已。

而搭救王氏一家的那人,眉毛、胡子甚至是头发,早已烧剩炭末,还粘在那如灶神般奥黑的脸上和头顶,只剩那充满血丝的双眼,还能辨认出他就是伍铁板。

而这伍铁板刚将珍儿姐弟放下,还未等惊魂未定的王氏答谢一声,就头也不回的冲入庄内去救其他的人。过了不多久,又有其他人在火海中把人救出来,而那伍铁板来来去去几次后,却久久未见回来,伍彩云不禁为兄长担心,并不时望向正燃烧的庄子方向,心中默念着祈求亲人得到保佑,能平安回来。

王氏看儿女总算平安,就跟着那些来救援的人,帮忙为受伤的人上药包扎。珍儿姐弟俩还心有余悸,唯有靠在一起,拢紧被子颤抖不止。而那大难不死的鹦鹉早已飞上不远处的树杈上去,看着那满目的火海,还有那些已被烧掉支撑,轰然倒塌的民房。

蓬莱庄的这一场大火,整整烧了几天几夜,数百家民居尽化成灰尽。烧死烧伤一时难以估计。庄内的大户龟家,也受到波及,也有人员财物的伤亡损失,但起码家里的主要成员得以安然,更重要的是粮仓保全完整。

因而年以过百的龟家老主人,让家奴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的百姓,这才不使大家在痛失家园后挨饿。这确实是龟家的一份功德。假如靠地方官府,和朝廷救济,那些受灾的人,早已病饿死去过半不止。

临近村庄来救助的,力道也是有限的,而隔着官道那头的公主封地派来的,不单有人还有粮食,还就地架起大锅,为大家做热饭。

王氏不禁向人打听一些,那边公主封地的情况,他虽然早知道这是皇帝长女永穆公主的封地,但并不知道内里究竟。现在打听得知,这位公主为人平和守礼,能得封地内的人称赞其仁厚兼善,且封地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因而王氏就想搬到那边去居住。

而伍铁板在最后一次救出田氏母女的时候,被倒塌的房子砸伤,但总算保住性命。

他的妹妹伍彩云就跪在伍铁板跟前哭泣着,其哭声很是凄凉,因为其父早前被帮会的人打伤,本就剩半条人命,现在经这么一通折腾,终于两腿一蹬断了气,家里一死一伤伍彩云怎能不伤心。这就让来此处察看的两名文士,引起注意。其实这俩人就是前几天出言顶撞王焊他们的那两个人,姓颜的那位,就是日后顶顶大名的书法大家“颜真卿”字清臣,他的家离此地并不算远,当他得知此事后,便和正在家中作客的好友“管江左”字清奚,二人一起前来看个究竟。

当颜真卿看到伍彩云,又认出当日恭敬向自己道谢的伍铁板后,看他一身衣衫褴褛,身体各处都包扎着伤,一问才知道,此莽汉竟然在火中多次救人之义举,都不禁与一旁的同伴称赞他一番。并承诺会为伍铁板向朝廷举荐。那伍铁板虽身上有伤,但原本就体魄强健,这些伤也不算什么,硬是坐起身来,连连向两位先生道谢。

又过几天,朝廷的救济这才姗姗来迟,不过有总比没有的好,起码受灾的百姓,也能得到粮食分发,另外又免除当年赋税和徭役,这些才实实在在的好政策。

王氏踩着已经成为一地焦土的家园,竟然还能找到从岭南带来的那口铁锅,简直不敢相信,虽然已经烧到黑乎乎的,但洗漱一番还和新的一样能用。那些坛坛罐罐的就别想了,大多都成碎瓦。而王氏又在原来木床位置底下的泥地里,挖出自己赚到的那些钱银,这可使她破涕为笑不已,以后生活才更有希望。

于是王氏便带着儿女,还有伍彩云和婉儿二女搬到公主封地里居住。因为婉儿母亲救出来后已经回天乏术,便和伍铁板其父,这些受难者分别安葬后,暂住在王氏家里。而伍彩云也无处可去,其兄因得到朝廷嘉奖,到盐运使手下当差,要往它处去,便让其妹暂时与王氏一同生活。

就这样秋冬交替,熬过一个寒冬后,春暖花开的到来,王氏又忙活着做起往日的生计。

这天一大早,王氏便和思晨还有伍彩云一起,将炉灶锅碗搬到官道旁,刚生起火取暖的同时做些早饭的时候。几名村中的汉子有笑有说的走来,后面还跟着公主府的一名姓金的老管事,这老管事也有个六十有余,那身体还算不错,走起路来双腿还算利索,只是早上春寒,老人家不免双手紧缩在两袖里。

当王氏见是金管事来到,便热情的招呼金管事笑着道:“金管事,这么早啊,要去做什么事情吗?”

那金管事点点头,和蔼的笑道:“呵呵,我啊,这可真有事做咯”他看着眼前这三个一脸好奇的女子,又“哈哈”一笑说道:“你们看,前年失火的客栈,大管事提议公主说是要修复好它,这不我就有事做了吗”

王氏三女,顺着金管事的手所指,看向那座只剩框架的木楼,都不禁“哦”了一声,其实王氏她们租住的房子,就在这失火的客栈后面,原来就是客栈的两间柴房。且这失火的客栈,距离官道就几十步路,假如重建起来,定然生意不错。

王氏也算是有生活经验的人了,她连忙向金管事递上一个热腾腾的蒸饼笑着说道:“金管事你先垫下肚子,我啊想打听一下,这客栈以后会是你掌管的吗?”

那金管事本想着无功不受禄,就推托王氏的蒸饼不受,但听王氏的话,似有所想,便接过蒸饼说道:“这个不好说”他咬一口蒸饼觉得味道还不错,便眯眯笑着点点头表示赞赏,之后又说道:”你为什么会问这个来?”

王氏也不隐瞒,就笑着说道:“金管事你看我这做的,你都给尝尝好不,我是想,等以后这客栈开张那时,我能不能在哪里做些什么活?”

“哦,原来这样”金管事恍然大悟说道,他“嘿嘿”笑了笑又说道:“你住的这么近,难道还用在里面卖不成,还有就是日后你家总是要给公主家服徭役,你家又近,估计大管家肯定找你们第一个到客栈做帮手,到时候还不是你家的事吗”

“哦,对啊对啊……”王氏听金管事这番话来,如喝了蜜汁一样甜到心里去,连忙笑着,又递给金管事两个蒸饼,让他尝尝味道。

金管事也不推托,接过蒸饼,一边吃一边走去。

这时候,伍彩云对这些事不解对王氏问道:”唐家娘子,你怎么这么在意那客栈的事情”

王氏笑着道:“这可是好事,指望现在这样摆摊,还要看天吃饭,下雪落雨何来有人光顾,以后客栈开张,起码有些人气,那可不敢想多,起码吃个早点什么的,我也能赚点不是”王氏把想法与伍彩云说个明白后,不忘往身后看去,自己所住的柴房后面的山岗林木处,有一道观,而小珍儿正在那道观外台阶下,和一个身穿小道衣的小女孩玩耍的不亦乐乎。

对于王氏来说,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又来的正是时候。

他的妹妹伍彩云就跪在伍铁板跟前哭泣着,其哭声很是凄凉,因为其父早前被帮会的人打伤,本就剩半条人命,现在经这么一通折腾,终于两腿一蹬断了气,家里一死一伤伍彩云怎能不伤心。这就让来此处察看的两名文士,引起注意。其实这俩人就是前几天出言顶撞王焊他们的那两个人,姓颜的那位,就是日后顶顶大名的书法大家“颜真卿”字清臣,他的家离此地并不算远,当他得知此事后,便和正在家中作客的好友“管江左”字清奚,二人一起前来看个究竟。

当颜真卿看到伍彩云,又认出当日恭敬向自己道谢的伍铁板后,看他一身衣衫褴褛,身体各处都包扎着伤,一问才知道,此莽汉竟然在火中多次救人之义举,都不禁与一旁的同伴称赞他一番。并承诺会为伍铁板向朝廷举荐。那伍铁板虽身上有伤,但原本就体魄强健,这些伤也不算什么,硬是坐起身来,连连向两位先生道谢。

又过几天,朝廷的救济这才姗姗来迟,不过有总比没有的好,起码受灾的百姓,也能得到粮食分发,另外又免除当年赋税和徭役,这些才实实在在的好政策。

王氏踩着已经成为一地焦土的家园,竟然还能找到从岭南带来的那口铁锅,简直不敢相信,虽然已经烧到黑乎乎的,但洗漱一番还和新的一样能用。那些坛坛罐罐的就别想了,大多都成碎瓦。而王氏又在原来木床位置底下的泥地里,挖出自己赚到的那些钱银,这可使她破涕为笑不已,以后生活才更有希望。

于是王氏便带着儿女,还有伍彩云和婉儿二女搬到公主封地里居住。因为婉儿母亲救出来后已经回天乏术,便和伍铁板其父,这些受难者分别安葬后,暂住在王氏家里。而伍彩云也无处可去,其兄因得到朝廷嘉奖,到盐运使手下当差,要往它处去,便让其妹暂时与王氏一同生活。

就这样秋冬交替,熬过一个寒冬后,春暖花开的到来,王氏又忙活着做起往日的生计。

这天一大早,王氏便和思晨还有伍彩云一起,将炉灶锅碗搬到官道旁,刚生起火取暖的同时做些早饭的时候。几名村中的汉子有笑有说的走来,后面还跟着公主府的一名姓金的老管事,这老管事也有个六十有余,那身体还算不错,走起路来双腿还算利索,只是早上春寒,老人家不免双手紧缩在两袖里。

当王氏见是金管事来到,便热情的招呼金管事笑着道:“金管事,这么早啊,要去做什么事情吗?”

那金管事点点头,和蔼的笑道:“呵呵,我啊,这可真有事做咯”他看着眼前这三个一脸好奇的女子,又“哈哈”一笑说道:“你们看,前年失火的客栈,大管事提议公主说是要修复好它,这不我就有事做了吗”

王氏三女,顺着金管事的手所指,看向那座只剩框架的木楼,都不禁“哦”了一声,其实王氏她们租住的房子,就在这失火的客栈后面,原来就是客栈的两间柴房。且这失火的客栈,距离官道就几十步路,假如重建起来,定然生意不错。

王氏也算是有生活经验的人了,她连忙向金管事递上一个热腾腾的蒸饼笑着说道:“金管事你先垫下肚子,我啊想打听一下,这客栈以后会是你掌管的吗?”

那金管事本想着无功不受禄,就推托王氏的蒸饼不受,但听王氏的话,似有所想,便接过蒸饼说道:“这个不好说”他咬一口蒸饼觉得味道还不错,便眯眯笑着点点头表示赞赏,之后又说道:”你为什么会问这个来?”

王氏也不隐瞒,就笑着说道:“金管事你看我这做的,你都给尝尝好不,我是想,等以后这客栈开张那时,我能不能在哪里做些什么活?”

“哦,原来这样”金管事恍然大悟说道,他“嘿嘿”笑了笑又说道:“你住的这么近,难道还用在里面卖不成,还有就是日后你家总是要给公主家服徭役,你家又近,估计大管家肯定找你们第一个到客栈做帮手,到时候还不是你家的事吗”

“哦,对啊对啊……”王氏听金管事这番话来,如喝了蜜汁一样甜到心里去,连忙笑着,又递给金管事两个蒸饼,让他尝尝味道。

金管事也不推托,接过蒸饼,一边吃一边走去。

这时候,伍彩云对这些事不解对王氏问道:”唐家娘子,你怎么这么在意那客栈的事情”

王氏笑着道:“这可是好事,指望现在这样摆摊,还要看天吃饭,下雪落雨何来有人光顾,以后客栈开张,起码有些人气,那可不敢想多,起码吃个早点什么的,我也能赚点不是”王氏把想法与伍彩云说个明白后,不忘往身后看去,自己所住的柴房后面的山岗林木处,有一道观,而小珍儿正在那道观外台阶下,和一个身穿小道衣的小女孩玩耍的不亦乐乎。

对于王氏来说,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又来的正是时候。

他的妹妹伍彩云就跪在伍铁板跟前哭泣着,其哭声很是凄凉,因为其父早前被帮会的人打伤,本就剩半条人命,现在经这么一通折腾,终于两腿一蹬断了气,家里一死一伤伍彩云怎能不伤心。这就让来此处察看的两名文士,引起注意。其实这俩人就是前几天出言顶撞王焊他们的那两个人,姓颜的那位,就是日后顶顶大名的书法大家“颜真卿”字清臣,他的家离此地并不算远,当他得知此事后,便和正在家中作客的好友“管江左”字清奚,二人一起前来看个究竟。

当颜真卿看到伍彩云,又认出当日恭敬向自己道谢的伍铁板后,看他一身衣衫褴褛,身体各处都包扎着伤,一问才知道,此莽汉竟然在火中多次救人之义举,都不禁与一旁的同伴称赞他一番。并承诺会为伍铁板向朝廷举荐。那伍铁板虽身上有伤,但原本就体魄强健,这些伤也不算什么,硬是坐起身来,连连向两位先生道谢。

又过几天,朝廷的救济这才姗姗来迟,不过有总比没有的好,起码受灾的百姓,也能得到粮食分发,另外又免除当年赋税和徭役,这些才实实在在的好政策。

王氏踩着已经成为一地焦土的家园,竟然还能找到从岭南带来的那口铁锅,简直不敢相信,虽然已经烧到黑乎乎的,但洗漱一番还和新的一样能用。那些坛坛罐罐的就别想了,大多都成碎瓦。而王氏又在原来木床位置底下的泥地里,挖出自己赚到的那些钱银,这可使她破涕为笑不已,以后生活才更有希望。

于是王氏便带着儿女,还有伍彩云和婉儿二女搬到公主封地里居住。因为婉儿母亲救出来后已经回天乏术,便和伍铁板其父,这些受难者分别安葬后,暂住在王氏家里。而伍彩云也无处可去,其兄因得到朝廷嘉奖,到盐运使手下当差,要往它处去,便让其妹暂时与王氏一同生活。

就这样秋冬交替,熬过一个寒冬后,春暖花开的到来,王氏又忙活着做起往日的生计。

这天一大早,王氏便和思晨还有伍彩云一起,将炉灶锅碗搬到官道旁,刚生起火取暖的同时做些早饭的时候。几名村中的汉子有笑有说的走来,后面还跟着公主府的一名姓金的老管事,这老管事也有个六十有余,那身体还算不错,走起路来双腿还算利索,只是早上春寒,老人家不免双手紧缩在两袖里。

当王氏见是金管事来到,便热情的招呼金管事笑着道:“金管事,这么早啊,要去做什么事情吗?”

那金管事点点头,和蔼的笑道:“呵呵,我啊,这可真有事做咯”他看着眼前这三个一脸好奇的女子,又“哈哈”一笑说道:“你们看,前年失火的客栈,大管事提议公主说是要修复好它,这不我就有事做了吗”

王氏三女,顺着金管事的手所指,看向那座只剩框架的木楼,都不禁“哦”了一声,其实王氏她们租住的房子,就在这失火的客栈后面,原来就是客栈的两间柴房。且这失火的客栈,距离官道就几十步路,假如重建起来,定然生意不错。

王氏也算是有生活经验的人了,她连忙向金管事递上一个热腾腾的蒸饼笑着说道:“金管事你先垫下肚子,我啊想打听一下,这客栈以后会是你掌管的吗?”

那金管事本想着无功不受禄,就推托王氏的蒸饼不受,但听王氏的话,似有所想,便接过蒸饼说道:“这个不好说”他咬一口蒸饼觉得味道还不错,便眯眯笑着点点头表示赞赏,之后又说道:”你为什么会问这个来?”

王氏也不隐瞒,就笑着说道:“金管事你看我这做的,你都给尝尝好不,我是想,等以后这客栈开张那时,我能不能在哪里做些什么活?”

“哦,原来这样”金管事恍然大悟说道,他“嘿嘿”笑了笑又说道:“你住的这么近,难道还用在里面卖不成,还有就是日后你家总是要给公主家服徭役,你家又近,估计大管家肯定找你们第一个到客栈做帮手,到时候还不是你家的事吗”

“哦,对啊对啊……”王氏听金管事这番话来,如喝了蜜汁一样甜到心里去,连忙笑着,又递给金管事两个蒸饼,让他尝尝味道。

金管事也不推托,接过蒸饼,一边吃一边走去。

这时候,伍彩云对这些事不解对王氏问道:”唐家娘子,你怎么这么在意那客栈的事情”

王氏笑着道:“这可是好事,指望现在这样摆摊,还要看天吃饭,下雪落雨何来有人光顾,以后客栈开张,起码有些人气,那可不敢想多,起码吃个早点什么的,我也能赚点不是”王氏把想法与伍彩云说个明白后,不忘往身后看去,自己所住的柴房后面的山岗林木处,有一道观,而小珍儿正在那道观外台阶下,和一个身穿小道衣的小女孩玩耍的不亦乐乎。

对于王氏来说,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又来的正是时候。

他的妹妹伍彩云就跪在伍铁板跟前哭泣着,其哭声很是凄凉,因为其父早前被帮会的人打伤,本就剩半条人命,现在经这么一通折腾,终于两腿一蹬断了气,家里一死一伤伍彩云怎能不伤心。这就让来此处察看的两名文士,引起注意。其实这俩人就是前几天出言顶撞王焊他们的那两个人,姓颜的那位,就是日后顶顶大名的书法大家“颜真卿”字清臣,他的家离此地并不算远,当他得知此事后,便和正在家中作客的好友“管江左”字清奚,二人一起前来看个究竟。

当颜真卿看到伍彩云,又认出当日恭敬向自己道谢的伍铁板后,看他一身衣衫褴褛,身体各处都包扎着伤,一问才知道,此莽汉竟然在火中多次救人之义举,都不禁与一旁的同伴称赞他一番。并承诺会为伍铁板向朝廷举荐。那伍铁板虽身上有伤,但原本就体魄强健,这些伤也不算什么,硬是坐起身来,连连向两位先生道谢。

又过几天,朝廷的救济这才姗姗来迟,不过有总比没有的好,起码受灾的百姓,也能得到粮食分发,另外又免除当年赋税和徭役,这些才实实在在的好政策。

王氏踩着已经成为一地焦土的家园,竟然还能找到从岭南带来的那口铁锅,简直不敢相信,虽然已经烧到黑乎乎的,但洗漱一番还和新的一样能用。那些坛坛罐罐的就别想了,大多都成碎瓦。而王氏又在原来木床位置底下的泥地里,挖出自己赚到的那些钱银,这可使她破涕为笑不已,以后生活才更有希望。

于是王氏便带着儿女,还有伍彩云和婉儿二女搬到公主封地里居住。因为婉儿母亲救出来后已经回天乏术,便和伍铁板其父,这些受难者分别安葬后,暂住在王氏家里。而伍彩云也无处可去,其兄因得到朝廷嘉奖,到盐运使手下当差,要往它处去,便让其妹暂时与王氏一同生活。

就这样秋冬交替,熬过一个寒冬后,春暖花开的到来,王氏又忙活着做起往日的生计。

这天一大早,王氏便和思晨还有伍彩云一起,将炉灶锅碗搬到官道旁,刚生起火取暖的同时做些早饭的时候。几名村中的汉子有笑有说的走来,后面还跟着公主府的一名姓金的老管事,这老管事也有个六十有余,那身体还算不错,走起路来双腿还算利索,只是早上春寒,老人家不免双手紧缩在两袖里。

当王氏见是金管事来到,便热情的招呼金管事笑着道:“金管事,这么早啊,要去做什么事情吗?”

那金管事点点头,和蔼的笑道:“呵呵,我啊,这可真有事做咯”他看着眼前这三个一脸好奇的女子,又“哈哈”一笑说道:“你们看,前年失火的客栈,大管事提议公主说是要修复好它,这不我就有事做了吗”

王氏三女,顺着金管事的手所指,看向那座只剩框架的木楼,都不禁“哦”了一声,其实王氏她们租住的房子,就在这失火的客栈后面,原来就是客栈的两间柴房。且这失火的客栈,距离官道就几十步路,假如重建起来,定然生意不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