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度,分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使六部的权力扩大,他担心六部的权力威胁皇权,对谏官系统进行了改革,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
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各设正七品都给事中一人,从七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四至十人不等。
其职责是封驳奏章与注销案卷;谏诤与弹劾;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换句话就是六科都对大明所有事情都能管。
其权责如此之重,因此任用上也非常严格,只有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才能到六科任职。
并且所有科员人选,都需要皇帝来亲自定夺。
“六科难道会违朕意?”
朱由校紧蹙眉头,话音刚落,就想起这群人可是只要名、而不要命的存在,历史上被梃杖打死的六科言官大有人在。
“只要内阁大学士未经过庭推,六科就有理由封驳敕令。”孙承宗道。
朱由校深吸一口气,沉思半响,感觉自己没有必要去调整六科的人事,去强行通过圣旨,转而又问道:“你的意思是朱燮元也不会接朕的中旨?”
“朱部堂今年六十有二了......”
孙承宗的意思是,朱燮元已经没有几年活头了,不可能抛弃名声,来京城担任光杆大学士。
连庭推都过不了,说明他在六部、九卿、六科中,几乎没有支持者,也真算是光杆司令。
朱由校想到这里,发觉自己确实急躁了。
朱燮元中进士后,初任大理寺评事,然后就转到地方上为官了,历任苏州知府、广东提学副使、陕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等职。
纵观他的履历,在担任总督之前,仅在京城待了三年。
这么短的时间,哪能在朝中打下根基,又如何能通过庭推?
“现任左都御史曹于汴七十多了,也曾数次上奏辞官,加封他为太子少师,让他回去养老吧!”
朱由校不想破坏庭推制度与六科封驳制,退了一步,采取了折中之法,“这样就让朱燮元回京任左都御史,掌院事。”
孙承宗见暂时劝住了皇帝,面色也轻松了一点,躬身拜道:“陛下圣明。”
——
柳泉居,坐落于护国寺西侧,乃是京城最有名的酒楼之一。
相传奸相严嵩被抄家之后,落魄于街头,闻到了这家酒楼浓郁的酒香,便来求一杯酒喝。
掌柜一眼就看出了他的身份,知道他写得一手好字,于是就说:“给你酒喝可以,但得拿提字来换。”
严嵩稍加思索,就题写了“柳泉居”三个字。
时隔不久,严嵩便死在了街头,这三个字就成了他的绝笔,这酒楼也因此在京城出了名。
“今日之后,咱们就要各奔东西了,还望诸位念在同年之情,以后互相帮助。”今科状元刘若宰高举酒杯,一口饮尽,尽显豪气。
“刘兄说得好,请诸位满饮此杯!”
“今后天各一方,恐难再见,咱们不醉不归。”
“前日恩荣宴虽好,但却不能尽兴......咱们必须不醉不归。”
......